聖甲蟲

聖甲蟲死亡甲蟲英語:)是一種古埃及的象徵符號,也指被雕刻成聖甲蟲樣的物品。其最常見的用途是作為護身符。有時在政府的印章上也會出現聖甲蟲的模樣以象徵皇室。到了新王國早期,聖甲蟲也會被放到木乃伊的棺槨中,這樣做被認為可以起到保護遺體的作用。

一個仿造新王國時期聖甲蟲製作的模型
阿蒙霍特普三世送給泰伊的聖甲蟲,現藏於巴爾的摩沃爾特斯藝術館

它是因為聖甲蟲的滾球習性,與古埃及的太陽神凱布利有著密切聯繫,因此有著一定的宗教意義。在第一中間期被人們拿來當作飾品之後,聖甲蟲的主題就開始在全埃及流行起來了,後來聖甲蟲更成為全埃及的文化標誌,直到古埃及消亡才漸漸銷聲匿跡。因為聖甲蟲現存數量眾多,且其上所篆刻有銘文,從而成為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研究古埃及歷史的重要工具。

青銅時代中期開始,地中海盆地中東的古代居民也開始使用從埃及傳出去的聖甲蟲,除去埃及之外,黎凡特等一些外國地区也有製造聖甲蟲的工藝。

描述

“ḫpr”
圣书体寫法:

聖甲蟲有很多種不同的形態,其製造的目的一般是用於活人佩戴。其形狀一般是金龜子(常被認為是神聖糞金龜)。聖甲蟲有較明顯的頭部、翅鞘和腿,不過腹部通常是扁平的,其上可能會刻有象形文字以作為印章。其大小不定,從數毫米到十數釐米的都有。

聖甲蟲由石頭或者陶器製成,常選擇藍綠的材質,或者也會塗上藍色或綠色的釉。最常見的聖甲蟲製造原料為皂石,也有紫水晶瑪瑙製成的聖甲蟲。

宗教重要性

在古埃及,太陽神每天在半球形的天空巡迴,轉換生死。而金龜子將食物捲成球狀并抱在懷中,从而使埃及人将它们联系了起来。因此金龜子被當成了天球及重生的象徵,而與拉同為太陽神的凯布利的象徵就是聖甲蟲,實際上凯布利的頭部即是甲蟲頭。[1]

歷史

第一中間期末期(約前2055年)聖甲蟲開始流行[2],它們取代了之前使用的各類印章。[3]通常其上會刻有當代法老或其他皇室成員的名稱。中王國時期分成官用和私用聖甲蟲,因此其上所刻名稱便不侷限於皇室。[4]

阿蒙霍特普三世製造了一大批紀念用聖甲蟲,其上篆刻著他的功績。現存有200多個阿蒙霍特普三世聖甲蟲樣本,其體型從三四釐米到十幾釐米不等。其他第十八王朝的法老,例如塔特摩斯三世也有製造類似的聖甲蟲。[5][6]

心形聖甲蟲是一種主要用於墓葬中的聖甲蟲,它在新王國時期第三中間期開始流行。體型較大,4~10(1.6~3.9英寸)不等。死亡之書要求心形聖甲蟲使用“nemehef”石製作,但其實也有別的石頭做成的聖甲蟲。[7]除去心形之外,也有其他種類的墓葬用聖甲蟲。[8]

參考文獻

  1. Liz Burlingame. . The Weather Channel. Aug 23, 2013 [2014-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6).
  2. Daphna Ben-Tor: Scarabs, A Reflection of Ancient Egypt, Jerusalem 1989 ISBN 965-278-083-9, p. 8
  3. Ward, William. . Manufacture. The Biblical Archaeologist. [2013-09-28].
  4. Daphna Ben-Tor: Scarabs, A Reflection of Ancient Egypt, Jerusalem 1989 ISBN 965-278-083-9, p. 26
  5. Evans, Elaine. . McClung Museum. [2013-09-28].
  6. Ward, John. The Sacred Beetle: A Popular Treatise on Egyptian Scarabs in Art and History. London: John Murray Co. 1902.
  7. Andrews, p.56ff
  8. Andrews, p.59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聖甲蟲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