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 (澳洲)

澳大利亞政治上的聯盟英語:)特指由澳大利亞自由黨(及其前身政黨)和澳大利亞國家黨及其它關聯地方性政黨組成的右翼保守派聯盟,又称自由-國家聯盟()。

聯盟
领袖斯科特·莫里森自由党领袖,联邦政府总理
副領袖麦克·麦科米克国家党领袖,联邦政府副总理
成立1923年
总部
  • 澳大利亞首都領地坎培拉)巴頓區:
  • (1)布萊考街與麥覺理街轉角,RG孟席斯樓(自由黨總部)
  • (2)國家圓環7號,約翰·麥克尤恩樓(國家黨總部)
意识形态保守主義
政治立场中間偏右
官方色彩藍色綠色
众议院
74 / 150(49%)
参议院
31 / 76(41%)
澳大利亞政治
政党 · 选举

雖然參加聯盟的各黨有各自獨立的黨組織,但由於在選舉和議會投票中構成長期穩定的聯盟組織,一般在選舉、表決等方面整個聯盟被當作一個政黨(因此中文也譯作“聯盟黨”)。聯盟贏得聯邦選舉的時候共同執政,在野時則同為反對黨。一般在論述澳洲政治勢力時,聯盟與澳大利亞工黨被認爲是澳大利亞的兩大政黨。聯盟内的國家黨雖然長期議席數位列第三,但也不被認爲是第三大黨,而是保守派聯盟的一部分。

在2013年9月7日举行的2013年澳洲联邦大选中联盟党击败工党在大选中胜出,重夺在2007年澳洲联邦大選中失去的联邦执政权。目前联盟党是联邦与新南威尔士州的执政党。

意識形態

自由黨和國家黨的政治理念稍有不同。自由黨的現代理念是保守主義爲主、古典自由主義爲輔,而國家黨則是農業主義、保守主義政黨。總體來説在經濟問題上國家黨要比自由黨更傾向保護主義,在社會議題上更傾向保守主義

合作机制

聯盟最早形成是在1922年,其後雖有變化和短期分裂,在大多數時候自由黨及其前身政黨(主要是澳大利亞聯合黨)都和國家黨(過去叫“鄉村黨”)維持聯盟協定。政治任務上兩黨各有分工:自由黨基本負責城鎮地區,國家黨基本負責農村地區。一般兩黨不會在同一選區提名不同的候選人,但也時有例外。由於澳大利亞總人口高度城市化,而人口又集中在新南威爾士州(特別是其首府悉尼)和維多利亞州(特別是其首府墨爾本),因此在聯邦層面,以及在新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州,國家黨都是較弱的合作夥伴。相反,在農業人口較多的州和領地,歷史上國家黨則是較強的合作夥伴,但近年來由於人口城市化和工黨在農村的支持率升高,國家黨已普遍成爲聯盟中的弱勢方。此外,聯盟還包括在昆士蘭州北領地活動的兩個地方性政黨(在這兩個地方自由黨和國家黨沒有分別的黨組織)。國家黨和自由黨在國會有各自的議會黨團,但在政策方面會召開聯合黨團會議。通常執政時,自由黨领袖任總理,國家黨领袖任副總理,不過歷史上聯盟執政時曾出現過三任國家黨籍的过渡性總理。但是聯盟在野時,國家黨黨魁不是反對黨副領袖:反對黨領袖、副領袖分別由自由黨黨魁、副黨魁出任,

历史

联盟创始人:布鲁斯子爵(国民党,1923-1929年总理)和佩吉爵士(乡村党,1939年总理)

1922年,之前执政的澳大利亚国民党未能取得议会多数席位,当时的新秀政党乡村党作为第三大党取得了足够左右制衡的席位。为了换取乡村党的长期支持,国民党在1923年与乡村党达成正式联盟协议,包括撤换国民党的左翼党魁,并将接近半数的内阁位置拨给乡村党,国民党由中间偏左转为右翼政党。与工党竞争的保守派联盟由此形成。1931年,国民党由于势力削弱,和其他党派合并成立了澳大利亚联合党,开始了联合党-乡村党联盟时代。1945年联合党解散,主要右翼党的角色由新成立的自由党代替,乡村党随之改与自由党联盟,形成自由党-乡村党联盟至今(后来乡村党改名为国家党)。

联盟在1922年形成后,在過去90年屡次在聯邦層面取得執政地位,1922-1929年,1932-1941年,1949-1972年,1975-1983年,1996-2007年,2013年至今是澳大利亞的執政黨,2013年9月赢得大选重新执政。

各州發展

聯盟在各州的情況如下:

  • 在人口最大州新南威爾士州兩黨維持長期聯盟,兩黨只有在新南威爾士從未分裂也從未合併。2011年起执政。
  • 在人口第二大州維多利亞州,兩黨曾有分裂,但現在處於聯盟狀態。目前在維多利亞州聯盟是反對黨。
  • 國家黨在農業大州昆士蘭州歷史上曾是較強的合作夥伴,但由於人口城市化和工黨在農村的支持率上升,國家黨的支持率日益下降,以致2007年國家黨決議與該州的自由黨合併,成爲“昆士兰自由国家党”,同時為自由黨和國家黨在該州的關聯黨,2012年州議會選舉,自由國家黨取得壓倒性勝利,獲得89席中的78席,但執政僅一屆即失去政權。目前在昆士蘭州,自由国家党是反對黨。
  • 兩黨在西澳大利亞州沒有聯盟協議,“西澳國家黨”是和聯邦國家黨合作的獨立政黨,有自己的黨組織。西澳國家黨和該州的自由黨沒有聯盟關係,因此在州選舉和聯邦選舉中該州的選區西澳國家黨和自由黨處於競爭關係。西澳國家黨在西澳州議會中是第三大黨。西澳國家黨在聯邦議會現有一名衆議員,2012年以前在議會内曾為中立議員,但2012年以後開始加入國家黨和自由黨一方,但不參加國家黨和自由黨的聯合黨團會議。在州政府层面,2008年选举后西澳國家黨和自由黨起达成临时合作协议组成联盟政府并執政至2017年。
  • 南澳大利亞,國家黨和自由黨1932年合併為“自由和鄉村同盟”,1973年併入自由黨,但又有黨員分出創建鄉村黨(后改南澳國家黨),是小黨。2004-2010年南澳國家黨的唯一議員曾支持工黨組閣,並入閣擔任廳長,因此有評論認爲至少在這段時間南澳是唯一一個國家黨和工黨組成聯盟的州。南澳國家黨没有参加2010年州選舉,但參與了2013年聯邦選舉。目前南澳由自由党单独执政。
  • 塔斯馬尼亞州澳大利亞首都領地沒有國家黨,只有自由黨活動。目前塔斯馬尼亞州由自由黨執政,首都領地由工黨執政。
  • 北領地,自由黨和國家黨都從未有過黨部,但共同承認當地的“鄉村自由黨”為關聯黨。鄉村自由黨在聯邦議會的參議院和众议院現各有一個席位,兩位議員在國會内分別參加國家黨和自由黨的議會黨團。鄉村自由黨2012-2016年在北領地執政,现在是反对党。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