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古城墙

古城墙始建于宋皇祐年间。北宋康定年间,端州知州包拯将州治从今城东迁至现址,并建州衙。皇祐五年(1053年)知州江柬之筑子城。元符三年(1100年)端州改兴庆军,政和三年(1113年)改兴庆府,同年知府郑敦义扩建子城,奠定后世城墙之基础。明清两代多有修葺。

肇庆古城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广东省肇庆市
分类古建筑
时代
编号5-0375-3-181
登录2001年6月25日

肇庆古城墙位于中国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城墙现大部分保存完整,大致呈长方形,东西宽,南北窄,周长2801米,共有28个敌台,有东西南北四城门,西北城墙上建有披云楼。[2]

历史沿革

肇庆古城墙始建于宋皇祐年间。宋政和三年(1113年),知州郑敦义将土城扩大,筑为砖城,开4门。[2]

明清两代,城墙被多次修葺。明洪武元年(1368年),江西行省郎中摄府事黄德明主持了首次修葺。明成化年间,又先后6次修葺,增加810间串楼,加厚了城墙的厚度,并刻下了四块石匾额,即庆云、景星、南薰和朝天。明清以来,先后进行了10余次修整。崇祯十四年(1614年),肇庆府总督张镜心将墙体增高3.5尺,改建4门月城;清顺治八年(1651年),总兵许尔显、知府张之璧增建了6座炮台和148间窝铺,并采取了添水城炮台2所、除去附近房屋、增修楼堞等措施。此为规模较大的两次。

民国四年(1915年),城墙为洪水所损;翌年,肇阳罗镇守使李耀汉拨款修葺。民国十三年至十五年(1924至1926年)期间,城门楼、雉堞、瓮城、雉角楼、文昌阁等被拆毁,除了披云楼段外以外的墙区全被拆低了近2.5米。它们被用于填塞城门和护城河以利交通,城墙严重受损。1986年至1996年间(共和国时期),肇庆市人民政府为保护古建筑、发展旅游业,重建了披云楼,重修立雉堞、朝天门、墩台,多次拨专款抢修北段城墙。[3]

参考文献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1-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8).
  2. . 文物出版社. 2004: 643. ISBN 7-5010-1525-2.
  3. . 肇庆市人民政府. 2013-01-0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