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龍科

腕龍科学名:)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科。牠們是群植食性四足恐龍,前肢長於後肢,並擁有45度角傾斜的長頸部。儘管腕龍科恐龍的外表有獨特特徵,但牠們的分類仍有爭論,腕龍科到底是獨立的一科,或是基礎巨龍形類恐龍的集合群。因此,關於哪些屬該分類於腕龍科也有所爭論。

腕龍科
化石时期:晚侏儸紀到晚白堊紀,157–93 Ma
PreЄ
可能还有坎帕阶的记录
腕龍的骨架模型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蜥脚形亚目 Sauropodomorpha
演化支 板龙类 Plateosauria
演化支 大脚类 Massopoda
演化支 蜥脚型类 Sauropodiformes
演化支 近蜥龍類 Anchisauria
下目: 蜥腳下目 Sauropoda
演化支 沉重龙类 Gravisauria
演化支 真蜥腳類 Eusauropoda
演化支 新蜥腳類 Neosauropoda
演化支 大鼻龍類 Macronaria
演化支 巨龍形類 Titanosauriformes
科: 腕龍科 Brachiosauridae
Riggs, 1904
  • 阿比杜斯龍属? Abydosaurus
  • 亚洲龙属? Asiatosaurus
  • 腕龍属 Brachiosaurus
  • 雪松龍属 Cedarosaurus
  • 大安龍属? Daanosaurus
  • 多里亞巨龍属? Duriatitan
  • 歐羅巴龍属 Europasaurus
  • 長頸巨龍属 Giraffatitan
  • 葡萄牙巨龍属? Lusotitan
  • 帕迪亞龍属? Padillasaurus
  • 索諾拉龍属 Sonorasaurus
  • 索里亚巨龙属 Soriatitan
  • 毒癮龍属 Venenosaurus
  • 蝰神龍属 Vouivria

腕龍科恐龍的重量範圍從20公噸到90公噸,牠們長而挺立的頸部可讓牠們接觸到樹梢上的樹葉,而這範圍是其他蜥腳類恐龍所接觸不到的。頸椎約在14個左右,內部中空,可減輕牠們的重量[1]。牠們的牙齒長、呈匙狀,與其他蜥腳類恐龍相比(例如梁龍),更能處理較堅硬的植物。有些古生物學家推測如果牠們能夠以後肢站立,那牠們能夠接觸到更高層的樹枝。然而,牠們的短尾巴與後肢使牠們的重心位在相當前面的部位,將使牠們很難以後肢站立。

腕龍科恐龍存活到到坎潘階晚期才滅亡(8300萬年前到7100萬年前),因為在墨西哥發現了一個屬於該地質年代的腕龍科尾椎[2]。腕龍科的化石在20世紀初期首次發現於北美洲,之後在歐洲非洲南美洲亞洲等地也發現了腕龍科化石。在2001年,中東發現了亞洲第一個腕龍科化石,但僅發現了少數牙齒[3][4]

全世界最大型的已架設骨骸位在德國柏林亨波特博物館,屬於腕龍科的長頸巨龍屬。

分類學

以下演化樹參考自 S. F. Poropat 等人(2016)的研究[5]

腕龍科 Brachiosauridae

歐羅巴龍 Europasaurus

雪松龍 Cedarosaurus

法國的溝椎龍屬未定種(即 蝰神龍 Vouivria

毒癮龍 Venenosaurus

葡萄牙巨龍 Lusotitan

腕龍 Brachiosaurus

阿比杜斯龍 Abydosaurus

長頸巨龍 Giraffatitan

而此版本的演化樹依據 P. D. Mannion 等人(2017)的研究[6]

腕龍科 Brachiosauridae

歐羅巴龍 Europasaurus

蝰神龍 Vouivria

腕龍 Brachiosaurus

阿比杜斯龍 Abydosaurus

雪松龍 Cedarosaurus

長頸巨龍 Giraffatitan

葡萄牙巨龍 Lusotitan

索諾拉龍 Sonorasaurus

毒癮龍 Venenosaurus

參考資料

  1. David Burnie. . Kingfisher Publications Plc. 2002.
  2. Kirkland, Agullion-Martinez, Hernandez-Rivera, and Tidwell. .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 (supplement to Number 3), Abstracts of Papers, Sixtieth Annual Meeting. 2000: pp. 51A–52A.
  3. Lim, J.-D.; Martin, L.D.; Baek, K.-S. . Naturwissenschaften (Springer Berlin). March 2001, 88 (2): 82–84. doi:10.1007/s001140000201.
  4. . [2009-03-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06).
  5. Poropat, S. F.; Mannion, P. D.; Upchurch, P.; Hocknull, S. A.; Kear; B. P.; Kundrát, M.; Tischler, T. R.; Sloan, T.; Sinapius, G. H. K.; Elliott, J. A.; Elliott, D. A. .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34467. ISSN 2045-2322. PMID 27763598. doi:10.1038/srep35780.
  6. Mannion, P. D.; Allain, R.; Moine, O. . PeerJ. 2017, 5: e3217. ISSN 2167-8359. doi:10.7717/peerj.3217.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