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
腺病毒科()是一種中型大小的病毒,約90-100nm大,是一種無外套膜的二十面體雙股DNA病毒,有核衣殼。
腺病毒 | |
---|---|
![]() | |
兩個腺病毒粒子之透射電子顯微鏡照片 | |
病毒分類 ![]() | |
–未分级–: | 病毒 Virus |
域: | 多變DNA病毒域 Varidnaviria |
界: | 班福病毒界 Bamfordvirae |
门: | 質粒前體病毒門 Preplasmiviricota |
纲: | 保護病毒綱 Tectiliviricetes |
目: | 羅韋病毒目 Rowavirales |
科: | 腺病毒科 Adenoviridae |
屬 | |
|
型態
腺病毒為無外套膜二十面體的病毒,其蛋白質外鞘在電子顯微鏡觀察下,呈現有棱有角的型態,平均直經約在90nm左右。
分類
腺病毒可依感類對象分成四種:
- 人類腺病毒(HAd)約有57種血清型,佔兒童5%到10%及大多數成年人的上呼吸道感染的成因;
- 豬腺病毒(PAV)有5種血清型;
- 羊腺病毒(OAV)有6種血清型;
- 牛腺病毒(BAV)分為兩個族群
人類腺病毒
人類腺病毒由51種血清型組成。腺病毒於1953年最早從人類的腺樣組織分離出來,故名為腺病毒。其對淋巴腺有親和力,可以在淋巴腺中潛伏很久。它們引起多種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結膜炎(眼部感染),膀胱感染,肺炎,腦炎和腸胃炎。它們也與心臟病和肥胖症有關。免疫受損的人(器官移植,癌症和艾滋病患者)中腺病毒感染可能是具有毀滅性的,導致了高死亡率。腺病毒的與眼睛,喉嚨和呼吸道感染有關。病毒來自缺乏足夠消毒的水池。
臨床症狀
感染腺病毒一般會造成呼吸系統的不適,依感染不同血清型的腺病毒,可能會引起消化道不舒服、結膜炎、膀胱炎、起疹子等。
細胞培養
腺病毒培養於A549細胞株,40.41型腺病毒培養於HEK293細胞株。
利用
在研究帕金森氏症方面,正開發和評估以腺病毒作為載體,用於CNS的基因治療。Adnovirus Vector 5在野生型(wt)和CAR轉基因動物中被傳遞至黑質(SN)。在野生動物中發現,Ad5在星形膠質細胞和其他非神經元細胞中導致穩健的轉基因表達,但DA神經元的感染較弱。這些發現顯示,腺病毒(Ad)載體有機會克服有效負荷量和靶向性方面的限制。然而,腺病毒載體會產生重要的宿主細胞免疫反應,並需要採取策略來消除或阻止腺病毒基因的表達,或者可能需要開發即時免疫調節的方法。[3] [4]
外部連結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B9780128008386000084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B9780123739605005955
- Lewis TB, Glasgow JN, Harms AS, Standaert DG, Curiel DT. Fiber-modified adenovirus f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Parkinson's disease gene therapy. Viruses. 2014;6(8):3293-3310. Published 2014 Aug 21. doi:10.3390/v6083293
- Lewis TB, Glasgow JN, Glandon AM, Curiel DT, Standaert DG. Transduction of brain dopamine neurons by adenoviral vectors is modulated by CAR expression: rationale for tropism modified vectors in PD gene therapy. PLoS One. 2010;5(9):e12672. Published 2010 Sep 17. doi:10.1371/journal.pone.001267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