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港

臭港(Stinky Harbour),是对香港的另一称呼,最初見於1960年代。

亂拋垃圾

香港在1960年代,亂拋垃圾情況嚴重[1],在1964年12月1日的市政局週年會議上,議員就公共衛生問題進行討論,指出如果任由這種現象持續下去,香港便會成為「臭港」了。[2]

六七暴動

在1967年香港六七暴動期間,左派發動罷工、罷市行動,圖以癱瘓香港經濟的方式達到其「鬥垮港英」的目的,香港的左派報章形容當時的左派工人「把香港變成『臭港』、『死港』」[3][4][5]

陆港矛盾

「臭港」一詞近年亦多指香港的负面情况。如游客在港购物惨死,香港冒牌导游等情况。[6]

臭港说法也常用于中國内地人攻擊香港[7],如2012年,孔庆东大骂香港人,其中提到“臭港”[8]。然而,部份香港人則持相反觀點。他們認為香港之所以變成大陸人口中的“臭港”全都是拜中國大陸當局的“賞賜”所致。另外大陸旅客的各種不文明行為,如:亂扔垃圾、隨地吐痰和大小便等也助長了香港變成所謂的“臭港”。

參見

参考

  1. 《華僑日報》1964年9月9日
  2. 《大公報》1964年12月2日
  3. . [2013年1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29日).
  4. 大公報社論 1967年7月17日 (2)
  5. 大公報社論 1967年7月19日
  6. . 北京青年周刊. [2013-01-10].
  7. . 联合早报. [2013-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3).
  8. . [2013-01-1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