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閩南語姓氏讀音

古時「姓」與「氏」不同。先有姓,後有氏。周朝以前,貴族除了有姓之外,還往往以屬封邑官職、祖先的字號為氏。秦漢以後,姓與氏合一,遂合稱「姓氏」,平民也逐漸有姓氏。中國古代同姓名現象很普遍,顧炎武日知錄》有「史書人同姓名」條。而華夏族經歷過多次大遷徙後,便與其他民族進行接觸以至於文化融合,而產生其他方言。而閩南語就為華夏民族與閩越族文化融合的結果,其保存了最多上古漢語的特色,同時也有不少古閩越語的遺留,其中姓氏的讀音就與現今漢語有相當的差異。

臺灣閩南語姓氏讀音,主要為白話讀音,有時會採用文言發音。

清治康熙年間,直隸省順天府大興縣(今北京市)人黃叔璥朱一貴事件而被任巡臺御史,便對臺南一地居民語言記載以下有趣記述:

[1]

這顯示出閩南語與當時北京話(現代國語/普通話)在姓氏發音上的歧異。

以下整理出漢族常見姓氏閩南語讀音,並採用台羅拼音為其標音,並以南台灣通行腔為主。

《百家姓》前百姓

  • J-韻的音,在台灣部分地區已化為L-韻
  • 若有加註「(佚)」的姓氏為台灣罕見姓氏,其讀音參考其字的文言音

其他台灣常見姓氏

張簡
  • J-韻的音,在台灣部分地區已化為L-韻

參考資料

  1. 使台錄

相關條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