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辛格

莉莉·薩伊尼·辛格英語:印地語1988年9月26日)是一位加拿大YouTube红人、部落格作家喜剧演员和演员。较为广为人知是其YouTube用户名称IISuperwomanII。自2010年10月开始创建该频道,她的影片的观看次数已超过1.6亿,而其频道已经累计超过1千万的订阅人数[2]。2016年,她以共赚取$7.5百万美元,在《福布斯》全世界最高收入的网络明星名单中位列第3(在PewDiePie罗曼·阿特伍德之后)[3]。辛格自从2014年就一直出现在YouTube回顾[4][5]。在其YouTube生涯中,她获得了一项MTV粉都奖、三项串流奖以及两项青少年选择奖。2016年,辛格与魅惑丛林品牌合作,有了属于自己的红色唇膏品牌—「Bawse」,并同时释出了她的第一部特色电影《去独角兽岛的旅程》。2017年3月,她将会发行她的第一本书《How to be a Bawse》。莉莉在2016年10月订阅人数超过1千万,使她成为其中一位前100位最多人订阅的频道。

莉莉·辛格
Lilly Singh
辛格在2014年的VidCon大会
个人资料
出生莉莉·薩伊尼·辛格
(1988-09-26) 1988年9月26日[1]
加拿大安大略士嘉堡
居住地美国加州洛杉磯
職業
  • YouTube红人
  • 演员
  • 作家
  • 励志演讲人
  • 歌手
  • 影响部落格人
網站www.lillysingh.com
YouTube资料
别称Superwoman
頻道
活躍年代2010-现在
類型
訂閱14.9百万
(17-12-2020)
34.29亿
(17-12-2020)
71工作室
更新于2017年1月11日

2019年,美國國家廣播公司宣布,她將在該電視台主持新的深夜脫口秀《莉莉·辛格稍晚秀》,以遞補卡森·達利轉移至《今日秀》並請辭其脫口秀《卡森·達利的最後通話》主持之時段。

早年生活

辛格在士嘉堡出生及成长。她的父母馬爾溫德(Malwinder)和蘇克溫德(Sukhwinder)[6]来自印度旁遮普邦,所以她从小就在錫克人的传统中成长。她有位姐姐名为蒂娜(Tina)[7]。小时候,辛格曾经说过她是一个男人婆[8]。曾就读于玛丽蒙特利尔公立学校并在2006年毕业于萊斯特·B·皮爾遜社区高中[9]。2010年,她以心理学文学士的身份在约克大学毕业。辛格在一次印度的探访中,与其的旁遮普遗产发展了一个强烈的联系[10]。她为了与自己的抑郁症抗争,开始做YouTube影片来作为抒发感觉的一种方法[11]。作为一个年轻人,她住在安大略萬錦市,并在2015年搬到加州洛杉矶,长期居住以发展她的事业[12]

事业

YouTube

2010年10月,辛格开始她的YouTube频道并使用假名「IISuperwomanII」作为用户名称。她解释说使用「Superwoman」名字是来自童年的点子,她曾经认为其胸腔有一个隐形的「S」,这让她相信她可以做任何事情。旁遮普文化频繁地出现在她的影片中,这些影片包括了每一天的生活和人物喜欢的抱怨中作出讽刺[13]。她最著名的影片是《How Girls Get Ready》和最著名的系列特色是虚构的父母馬爾溫德和蘇克溫德,两者都是辛格装扮,这些系列包括对一些新趋势和有争议性的影片作出反映[13][14][15]。她还紀錄了与明星会见的影片,其中包括沙·魯克·罕琵豔卡·喬普拉瑪都麗·荻西特罗西特·谢蒂雅瑞安娜·格蘭德紅髮艾德薛·米契爾席琳娜·戈梅茲艾莉西亞·卡拉黛比‧蕾恩阿瓊·卡普爾納吉絲·法赫利瓦倫·達瓦卡琳娜·卡浦爾巨石強森伽蓝·布拉爾德瑞克辛蒂亞温妮·哈洛莎賓娜·卡本特維多利亞·嘉絲蒂米蘭達·辛斯[16]。辛格于每个月的14号在其主频道包含了「问问Superwoman现场直播」部分。在超过1小时的直播部分中,她会透过社交媒体平台回答粉丝的问题。2016年7月,她宣布她的同年偶像巨石强森将会有YouTube频道,并与其合作拍了一部影片。在同一个月中,她发布了一个脱口秀系列名为「#爱女孩」,每集她都会访问明星和一些鼓舞人心的名人来减低对女性的憎恨。9月25日(在她生日的前一天),莉莉虽在当时未达到1千万订阅者里程碑,但依然获得了钻石订阅按钮纪念奖。10月25日,在其获得钻石订阅按钮纪念奖一个月之后,她达到了1千万订阅者的里程碑。

部落格频道

2011年10月,辛格创造了其第二个频道名为SuperwomanVlog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她在那里记载了她的日常生活和包括影片的花絮镜头。她以这种方式来上载影片到第二个频道直到2014年8月她开始上传每日部落格。辛格自此以后只上传每日部落格影片。截至2017年1月 (2017-01),SuperwomanVlogs已有超过1.7百万的订阅者和超过2亿的观看次数。

音乐

2013年8月,辛格伴唱了杰西·瑟赖西图的旁遮普歌曲《Hipshaker》。辛格在2014年8月宝莱坞电影《粉红帮》里说唱了《Mauj Ki Malharein》这首歌[17]。同年的7月,她释出了歌曲《#LEH》,与她的朋友、作家和嘻哈歌手坎瓦爾·辛格,其广为人知的是他的假名「卑微的诗人」[18]。她在2015年2月与病踢音乐合作,共同录制且释出另外一支音乐录影带《清理国歌》[19]。2015年4月,辛格与卑微的诗人合作,释出了关于其家乡多伦多的歌曲《#IVIVI》(416的罗马数字,同时也是多伦多的区号)[20]。2016年8月8日,辛格在YouTube释出了视觉音乐作品名为《声音》。该作品包含了五首歌来描绘「头脑中的音乐」。这个作品混合了流行与摩登嘻哈音乐。这首歌包括了吹噓、对于孤单的恐惧、貪慾、愚蠢和正面宣传及推广和平的混合标志。

影视作品

年份 电影 角色 笔记
2011 疾速辛格 印度舞者(未获正式承认的角色) 在结婚场景的背景舞者
2011 谢谢你的爱 印度舞者 在歌曲《Viah Di Raat》播放时的背景舞者
2014 粉红帮 她自己 在录影带里演唱《Mauj Ki Malharein》的歌手(配角)
2014 司机医生 受其现实生活影响的角色
2015 去独角兽岛的旅程 纪录片
2016 冰原歷險記:笑星撞地球 泡泡/濛濛 声音角色
2016 阿姐萬萬醉 凱茜 配角
2019 莉莉·辛格稍晚秀 她自己 主持人

参考资料

  1. . [2017-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4).
  2. Ismail, Ferris. . American Bazar. 2015-08-10 [2015-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3. Berg, Madeline. . Forbes. 2015-10-15 [2015-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5).
  4. Mangala Dilip.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2014-12-10 [2016-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9).
  5. Casey Lewis. . Teen Vogue. Condé Nast Digital. 2015-12-10 [2016-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2).
  6. . [2017-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9).
  7. . YouTube. [2016-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4).
  8. . The Globe and Mail. 2012-04-13 [2014-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1).
  9. Persaud, Devin. (PDF). My Roots. [2014-11-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8-24).
  10. Talwar, lolzersVidushi. . Yahoo!. 2012-06-25 [2014-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11. . People.com. Time Inc. 2015-11-13 [2015-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2).
  12. . MTV News. [2016-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13. Borges, Andre. . Daily News and Analysis. 2014-02-28 [2014-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5).
  14. Patel, Arti. . The Huffington Post. 2013-11-22 [2014-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5).
  15. Cormack, Lucy. .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14-05-30 [2014-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3).
  16. D'souza, Sherick. . Daily News and Analysis. 2014-06-01 [2014-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5).
  17. . Bollywood Hungama. [2014-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5).
  18. . The Times of India. 2014-07-02 [2014-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3).
  19. . Brown Girl Magazine. [2015-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7).
  20. . The Huffington Post. [2010-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9).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