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路


##-##莒县路##-##
N北JUXIAN Rd南S

莒县路,2016年1月,道路尽端可见胶澳皇家法院旧址
基本資料
道路属性城市支路
道路总长度0.122
所在地区中国青岛市
起点龙口路
终点泰安路
歷史資料
命名日期1923年
命名缘由取“山东省莒县”之名

莒县路中国青岛市市南区的一条南北向道路,也是全市最早建成的一批道路之一。该路连接广西路湖南路

概况

莒县路建于1899-1901年间,属于德租时期最早建成的一批道路,以时任德国海军部国务秘书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之名定名为提尔皮茨街德語:,日译:,旧汉译:题壁街)。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后改名为曙町日语:)。1922年北洋政府接收青岛后于次年改为现名。[1][2]

莒县路长度仅122米[3],为德租时期规划的通往总督府广场的六条放射状道路之一[4],与之对称的是日照路[5]。道路两侧多为德租时期建筑。行道树全部为银杏树[6]

周边历史建筑介绍

馥香洋行旧址

莒县路1号位于莒县路北端,莒县路湖南路路口西侧,建于1900-1901年间,最初为德国商人弗朗茨·兰纳()与马丁·兰纳()兄弟开设的馥香洋行及其住宅,馥香洋行经营进出口业务及位于黄岛的一处砖瓦厂。该建筑现为市南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莒县路3号

莒县路3号为一栋二层住宅楼[5],约建于1903年,与湖南路20-22号同属一个地块[7],最初为罗达利洋行经理卡尔·魏斯()建造的住宅楼,后来卖给商人克里斯蒂安·布洛()。1910年代时,布洛的登记住址位于该楼[4][8]。1914年青岛战役后,布洛被日军俘虏[9]。该楼现为民宅。

莒县路5-7号

莒县路5号(院门)、7号为一栋三层住宅楼,可能建于1940年代以后。

胶澳皇家邮政局旧址

莒县路南端、莒县路广西路路口西侧为安徽路5号(广西路21号)胶澳皇家邮政局旧址,建于1900-1901年,由广包公司()承建,最初为罗达利洋行()的地产,建成时由胶澳皇家邮政局租用一楼为邮局营业厅,1910年,邮局买下整栋建筑。该建筑自建成后长期作为邮电局使用,1914年后先后为日军野战邮便局、青岛邮便局、青岛邮便局佐贺町局、胶澳邮务第一支局及胶澳中华电报局、青岛市邮电局、中国网通青岛分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现产权属于中国联通青岛分公司,2009年至2010年楼体翻修后,联通于2010年11月在此开设了青岛邮电博物馆。该建筑现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毛利公司及住宅旧址

莒县路2号位于莒县路北端、莒县路湖南路路口东侧,始建于1902年,最初为德国人弗朗茨·克萨维尔·毛勒()创办的建筑公司毛利公司的办公兼住宅楼.1924年,胶澳商埠公立通俗图书馆设立于此,1930年代改为青岛市立图书馆,1950年迁出此处,后来发展为青岛市图书馆。该楼现为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

橡树饭店旧址

莒县路4号建于1900-1901年,最初为德国建筑商约瑟夫·贝尔曼()建造的公寓。1902年,橡树饭店()在此开设,该饭店多次易手,曾改名为普绍尔啤酒餐厅()。据称该建筑1930年代曾为志波医院,院长为日本人志波叙逸,1945至1949年间曾为青岛市卫生局所在地。该楼现为市南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广西路15号祥福洋行公寓

莒县路南端、莒县路广西路路口东侧的广西路15-17号原址最初有一栋由祥福洋行于1903-1904年建设的商住建筑,1993年拆除。

参考资料

  1. 王栋. .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670-1113-7.
  2. 鲁海. .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5. ISBN 978-7-5552-1805-0.
  3. 于滈. . 青岛新闻网. 2020-11-24.
  4. 袁宾久.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ISBN 978-7-112-10905-0.
  5. 王雷. . 青岛日报. 2013-11-14.
  6.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 (编). . .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7. ISBN 7-5011-3607-6.
  7. Landamt Tsingtau. . 1913.
  8. (PDF). Verlag von Otto Rose, Tsingtau. 1914.
  9. Hans-Joachim Schmidt. . tsingtau.info.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莒县路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