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禮庭

邁克爾·格蘭特·英語:,加拿大華人譯作葉禮庭1947年5月12日中歐大學校長,是加拿大自由黨前任黨魁,曾擔任加拿大國會下議院官方反對黨領袖。他是國際著名的學者、教授、作家、和新聞從業員,在國際學界內他被公認為人權、民主、公共安全、國際事務的權威。


 加拿大自由黨領袖
任期
2008年12月10日-2011年5月3日
前任斯特凡·迪翁
继任李博(臨時)
加拿大國會下議院
官方反對黨領袖
任期
2008年12月10日-2011年5月2日
前任斯特凡·迪翁
继任傑克·林頓
加拿大國會下議院
怡陶碧谷-湖濱選區議員
任期
2006年-2011年
前任簡·奧吉絲汀
继任本納德·特羅捷
个人资料
出生 (1947-05-12) 1947年5月12日
 加拿大多倫多
政党加拿大自由黨
配偶Zsuzsanna Zsohar
专业作家

家族背景

葉禮庭於1947年在多倫多出生,為家中長子,父親佐治(George Ignatieff)是俄羅斯出生的加拿大外交官,母親則是加拿大出生的傑西·艾莉森·格蘭特。他的許多祖先都是加拿大和俄羅斯著名歷史人物。其曾祖父及祖父,均世襲伯爵爵位。曾祖父尼古拉·伊格那提耶夫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第一任內政大臣。祖父保羅·伊格納蒂夫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最後一任教育大臣[1],也是唯一未被革命黨在十月革命中槍決的沙俄末朝大臣,並於1925年攜同一家抵達加拿大。父親佐治·伊格納蒂夫在加拿大聯邦政府任職外交官,其後一路遷升,仕途順遂,曾任駐南斯拉夫、北約以及駐聯合國大使。

葉禮庭於1959年入讀上加拿大學院,1965年畢業[1],並於同年聯邦大選中協助自由黨在約克南選區拉票。他隨後到多倫多大學三一學院修讀歷史[2],其間曾於《環球郵報》擔任兼職記者[3]。1969年畢業再到牛津大學進修,其間深受以賽亞·伯林的影響。他之後再到哈佛大學歷史系進修,1976年獲頒博士學位。

葉禮庭與其妻蘇巧蘭(Zsuzsanna Zsohar)在英國廣播公司工作時認識,他與前妻育有兩名子女,葉理敖(Theo)和葉索菲(Sophie)。

學者、教授、作家

大學畢業之後,他第一份工作是於卑詩省大學出任歷史學教授。在卑詩省大學他開始了他著名的教育生涯,包括任教於劍橋大學和多倫多大學及在多間歐洲和北美洲大學擔任講座教授。在2000年,他受哈佛大學任命為卡爾人權政策學院(Carr Centre for Human Rights Policy)院長。

葉禮庭於新聞界及公共事務亦貢獻良多。擔任戰地記者及政治評論員多年,他被公認為加拿大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從擔任環球郵報記者開始,他曾服務於安省電視台、加拿大廣播公司英國廣播公司。他的十六本小說及非小說著作曾被翻為十二種語言和贏得多項本地和國際獎項。他曾獲頒七個榮譽學位,以表揚他在學術和政治界的公認成就。

他的著述包括民族主義、政治哲學家以賽柏林傳記、恐怖主義與人權等等,影響力深遠。他也出版過幾本小說,並被選為加拿大的魅力男子之一。使用他實際的戰地和政治經驗,葉禮庭曾出任多國政府的顧問,提供人權、民主、公共安全、國際事務的資深見解。他亦曾出任多個聯合國特派團隊的成員。

在2000年他應邀擔任梅西演講者(Massey Lectures),討論他的著作《人權革命》("The Rights Revolution")。

從政生涯

葉禮庭在少年時期已是自由黨積極成員。他在1965年聯邦大選為皮爾遜總理助選,在1968年自由黨黨魁選舉大會他是特魯多總理的青年代表,並在杜魯多當選的大選中擔任青年黨團職員。

2004年,三名自由黨要員前往麻省劍橋市遊說葉禮庭返回加拿大角逐國會下議院議席,又著他考慮角逐下屆黨魁[4]。在2005年3月自由黨黨大會演說中,他提醒黨員繼續捍衛自由黨的重要宗指,包括慷慨、國家團結、獨立主權、平等公義、以及選擇的果斷和統治的意志。而經過坊間連月來的猜測,終於在2005年11月,葉禮庭宣佈尋求自由黨候選人資格,在2006年聯邦大選中代表該黨角逐多倫多怡陶碧谷湖濱區國會議員。

2006年1月23日,葉禮庭當選為怡陶碧谷湖濱區(Etobicoke-Lakeshore)國會議員。自由黨在該屆大選失去執政地位後,黨魁保羅·馬丁請辭,而葉禮庭則於同年4月7日宣佈競選自由黨黨魁。同年12月的自由黨大會上,狄安擊敗葉禮庭成為黨魁[5]。狄安在黨大會後委任葉禮庭為副黨魁[6]

2008年12月10日,葉禮庭於自由黨黨團會議上獲選為臨時黨魁,接替提早離任的狄安[7]。2009年4月自由黨大會正式獲任命為黨魁。

2011年聯邦大選,葉禮庭領導的自由黨於大選中失利,下議院議席由上屆(2008年)的77席下降至34席,僅獲得18.9%的選票,為該黨有史以來最差表現,而自由黨首次成為第三大黨,並失去官方反對黨地位。葉禮庭亦同時失去議席[8]。選舉翌日,葉禮庭宣布辭去自由黨黨魁一職[9],並轉往多倫多大學任教[10]

著作

小說

  • Asya, 1991
  • Scar Tissue, 1993
  • Charlie Johnson in the Flames, 2005

非小說

  • A Just Measure of Pain: Penitentiaries i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1780-1850, 1978
  • The Needs of Strangers, 1984
  • The Russian Album, 1987
  • Blood and Belonging: Journeys Into the New Nationalism, 1994
  • Warrior's Honour: Ethnic War and the Modern Conscience, 1997
  • Isaiah Berlin: A Life, 1998 (自由主義思想大師-以撒‧柏林傳, 高毅‧高煜譯,台北:立緒,1998)
  • Virtual War: Kosovo and Beyond, 2000 (虛擬戰爭從科索沃談起,吳福生、黃俊彥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90年7月)
  • The Rights Revolution, Viking, 2000
  • Human Rights as Politics and Idolatry, Anansi Press Ltd, 2001
  • Empire Lite: Nation-Building in Bosnia, Kosovo and Afghanistan, Minerva, 2003
  • The Lesser Evil: Political Ethics in an Age of Terro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and Human Rights (e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5.

参考文獻

  1. Valpy, Michael. . Toronto: 環球郵報. 2006年8月26日 [2011-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2月8日).
  2. Canadian Who's Who, 2005, p. 629, col. 1
  3. . Bulletin.uwaterloo.ca. 2001-01-24 [2010-04-28].
  4. Global TV News (2008)."Election2008 Key Candidates Michael Ignatieff." Global.Retrieved on: March 17,2010 存檔,存档日期2010-04-23.
  5. 加拿大前环境部长迪翁当选自由党领袖 新华网,2006年12月3日
  6. . CBC News Online. December 18, 2006.
  7. 加拿大反对党自由党任命临时领袖 新华网,2008年12月11日
  8. . 溫哥華星島日報. 2011年5月3日 [2011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5月10日).
  9. . The Globe and Mail. 2011年5月3日 [2011年5月3日].
  10. . The Globe and Mail. 2011年5月5日 [2011年5月5日].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葉禮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