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瓶僧帽水母

藍瓶僧帽水母學名)是一種分佈在印度洋太平洋管水母。它們的氣鰾令它們可以浮在水面上,讓水流、潮汐及其上的帆推動它們。它們有一條長的觸鬚,觸鬚上有有毒的刺細胞及沉在水中,用來捕捉獵物。

藍瓶僧帽水母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刺胞動物門 Cnidaria
纲: 水螅纲 Hydrozoa
目: 管水母目 Siphonophorae
科: 僧帽水母科 Physaliidae
属: 僧帽水母屬 Physalia
种: 藍瓶僧帽水母 P. utriculus
二名法
Physalia utriculus
(La Martinière, 1787)

藍瓶僧帽水母比僧帽水母較為細小,而且只有單一條觸鬚。

分佈

藍瓶僧帽水母的分佈地比僧帽水母小,但卻是澳洲海岸最為普遍的。它們也出沒於夏威夷海域。[1]

危害

藍瓶僧帽水母有時會被沖到沙灘,但其刺細胞在濕潤的情況下可以維持幾星期的毒性。在澳洲每年就有達3萬宗被藍瓶僧帽水母刺中的個案。大部份個案都是發生在東岸,只有約500宗是在西岸或南岸。不過藍瓶僧帽水母並沒有造成死亡事故。[2]

生物學

藍瓶僧帽水母其實是一個水螅體及水母體的群落。

參考

  1. . Marine Life Profile:. Waikïkï Aquarium. 12/98 [2009-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14).
  2. . Stinging jellyfish in tropical Australia. CRC Reef Research Centre. November 2004 [2009-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