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日中立條約

蘇日中立條約》,又稱日蘇中立條約蘇日互不侵犯條約日蘇互不侵犯條約日语: Nisso Chūritsu Jōyaku俄語:),指蘇维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日本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互相保證戰事維持中立而於1941年4月13日所簽訂的條約,由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與日本外相松岡洋右莫斯科簽署,條約有效期爲五年的條約,於同年4月25日起生效。

《蘇日中立條約》的正式文本
日本外相松岡洋右簽署《蘇日中立條約》
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签署《苏日中立条约》

1945年4月5日,莫洛托夫在莫斯科召見日本駐蘇大使佐藤尚武,宣佈蘇聯在《蘇日中立條約》截止后將不再謀求續約,8月日本投降前夕,蘇聯對日宣戰,並派兵進入被关东军占领的中國东北地區與日本北方的島嶼。

内容

條約共有四款,主要內容包括蘇日雙方保持和平友好關係,相互尊重對方之領土完整,不予侵犯;如果締約一方成為第三者的戰爭對象,另一方應在整個衝突過程中保持中立。本条约自双方批准之日起生效,并保持五年有效期。如果条约双方都未能在条约到期一年前宣布无效,则视为自动再延长五年。

在签约当天,苏日两国发表共同声明,声明中关于满蒙问题双方再次确认: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条约在形式上,避免让苏军和日军发生直接军事对垒。对于苏联,避免了在东西两面同时受到1940年形成的轴心国对其可能的军事进攻的威胁;对于日本,此条约的签定,使苏联在中日战争中,由支持中国转向中立的立场。使日本可以专心在华投入大量兵力扩大战争。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成为中国抗战进入最困难时期的重要国际因素之一。日本利用苏联的保证,扩大了对中国、南洋的侵略。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苏联逐步停止对华官方援助。 使中国至此失去了仅有的外界官方援助,陷入了孤立无援、最艰苦卓绝的阶段。直到同年底珍珠港事件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后公开援华,中国抗战的外部国际形势才得以缓解,走出最低谷。此外,《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客观上加剧了中国抗战势力的分裂,促使中国国内抗战局势的复杂化。

签约过程

1941年元旦,日本驻苏大使建川美次提议:两国可以订立互不侵犯条约。因苏联所提出的各项条件均不能使日本同意,谈判结束。1941年3月12日外相松冈洋右赴苏访问。3月22日,松冈一行抵达莫斯科,与苏联多位领导人会晤。 

表态

中国国民党与国民政府表态

日蘇條約簽字後第二天,国民党中常会研讨苏日协定,会议多数意见主张应避免发表刺激性言论刺激苏联,但满蒙问题应明确表态[1]。当日中華民國外交部長王寵惠發表聲明,该声明只针对苏日共同宣言,而不涉及中立条约。声明指出:

查东北四省及外蒙之为中华民国之一部,而为中华民国之领土,无待赘言。中国政府与人民,对于第三国间所为妨害中国领土与行政完整之任何约定,决不能承认。并郑重声明,苏日两国公布之共同宣言,对于中国绝对无效。

4月15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王世杰召集宣传口负责人谈话,要求各方言论“务极慎重,以免造成反苏之印象”[2]

4月19日,蒋介石约见苏联驻华大使潘友新,表示:“苏日缔结此约,自表面上观之,苏联已与日本妥协矣,此在余个人固能对苏了解,惟一般民众与前方军队,则不免受其影响。”“吾人对于史达林先生个人之景仰,绝不因此次之条约而减少也。”[3]

中國共產黨表态

4月15日,重庆中共《新华日报》社论「论苏日中立条约」[4]

4月20日,陕甘宁中共《新中华报》发表由毛澤東起草的「中國共產黨對蘇日中立條約發表意見」(文件所署日期为4月16日):

4月27日,延安中共《解放》期刊「苏日条约之伟大意义」:

各方影响

中国

《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失去了苏联的官方援助。抗战爆发四年以来,中国至此失去了仅有的外界官方援助,陷入了孤立无援、最艰苦卓绝的阶段[5]。直到同年底珍珠港事件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停止了自1931年以来长期地对日本侵华的战略物资援助,而改为对日宣战、并转而开始援华,中国抗战的外部国际形势才得以缓解,走出最低谷。一種觀點廣泛傳播,西方社論作者、評論家和一般知識階層幾乎普遍接受:中國共產黨根本不是真正的共產主義者,他們只是一些土地改革家而已;被歪曲有關共產黨之觀點成為美國國務院和白宮接受之教條,面對蔣介石本人所作之宣傳卻沒有什麼效果[6]:8

德国

日本不顾纳粹德国的反对而独自与苏联媾和,极大地破坏了轴心三国同盟。《苏日中立条约》签订仅仅两个月后,6月22日纳粹德国在沒有通知日本的情況下就发动突袭苏联的巴巴羅薩行動,二战苏德战场爆发。

苏联

波茨坦会议时,出于苏日中立条约还在有效期的理由,要求美国政府出具正式的请求苏联出兵攻击日本的文件[7]:347-351

后续

1941年夏,在德国閃電战攻勢下蘇聯丧失大片領土接近崩潰,日本大本營推測蘇聯即將崩潰,在滿洲国增加了四個師的兵力,並令關東軍進行軍事演習,撕毀條約準備北上進攻苏联遠東地區。但德軍於冬天的失敗使日本放棄了北上的念頭。

1945年4月5日,蘇聯單方面宣佈不再謀求續約,并更于8月出兵攻击日本关东军。

参考文献

  1. 王世杰日记,1941年4月14日
  2. 王世杰日记,1941年4月15日
  3. . 台北: 国史馆. 2010: 101–105.
  4. . [2016-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2).
  5. 李嘉谷,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国际背景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世界历史,2002年第4期.
  6. 岳渭仁、冬卉、向東華、曉晴 (编). . 西安: 三秦出版社. 1994. ISBN 7-80546-784-6.
  7. 長谷川毅. . 中央公論新社《中公文庫》. 2011.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蘇日中立條約
日語维基文库中与本条目相关的原始文献:
俄語维基文库中与本条目相关的原始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