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国

轴心国,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战争联盟,以德國日本意大利3個國家為中心。绥靖政策为轴心国的成立铺平道路,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更以东欧版图尤其是出卖捷克为诱饵,怂恿德國进攻苏联。蘇聯则于1939年以“德苏互不侵犯條約”应对,以瓜分波兰缓和苏德关系。1940年7月希特勒發出「第16號元首指令」准备执行登陆英国的“海狮行动计划”(后并未实施),8月不列颠空战展开,9月轴心国成立。11月苏联希望藉与轴心国加入意願,而避免东欧和西亚的战事,但德国早有“新秩序”计划即后来的“軸心國世界瓜分協商”前身,将犹太人斯拉夫人视为低等种族应对其财物与国土予以掠夺,並透過快速擴張的戰爭來實現新世界秩序,尤其是希特勒认为英国受犹太人掌控,苏联则斯拉夫民族众多,轴心国对两者必然发动进攻,与苏联当时的理念有诸多冲突,所以希特勒后来对苏联谈判中所提出的要求不予回覆,谈判最終因為德國入侵苏联而破局。轴心国间的联盟最終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后正式瓦解。

德日義三國結盟宣傳畫,當中的不同種族的孩子分別代表德國,義大利和日本,上方分別為德國元首希特勒、日本內閣總理大臣近衛文麿及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的肖像
轴心国


1940年–1945年
  •   同盟国(及其殖民地)
  •   珍珠港事件后加入同盟国的国家
  •   轴心国(及其殖民地)
  •   中立国

三国同盟:

联盟国:

战时同盟国:

地位军事同盟
首都柏林
東京
羅馬
历史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
 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6年11月25日
1939年5月22日
1940年9月27日
 解体
1945年9月2日
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與義大利首相贝尼托·墨索里尼
日本軍頭暨內閣總理大臣東條英機大東亞共榮圈諸傀儡政權領袖,除了站在東條右邊的泰國代表旺·威泰耶康·瓦拉旺親王(泰國不是傀儡)。

歷史

1936年10月25日納粹德国意大利達成協調外交政策的同盟條約,建立柏林羅馬軸心。1939年5月22日两国又签订了「鋼鐵條約」。此前日本已经在1936年11月25日同德国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於1937年11月6日加入)。

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三国同盟条约》(即:三国公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这个军事集团的成员被称为“轴心国”。就戰略角度,德國攻佔南俄,日本攻佔蒙古,意大利自北非蘇伊士運河攻佔中東,軍隊再共同於伊朗會師。

隨著戰事發展,1943年9月3日意大利投降

1944年羅馬尼亞於8月發生政變後倒戈盟軍;9月9日保加利亞發生共產主義政變倒戈了盟軍;芬蘭在9月19日和蘇聯停戰(莫斯科停戰協定);1944年10月匈牙利密謀退出被德國發現後被入侵(浮士德行動),建立了傀儡政權。

納粹德国則在1945年5月8日投降,而日本見败局已定,於5月25日宣布废除三国公约。同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次日泰國宣佈對英美宣戰無效,美國接受了泰國的宣稱,轴心国集團因此滅亡。

轴心国成员

轴心国成员反共产国际协定的成员国需要加以区分。作为轴心国成立标志的三国公约是一个军事同盟性质的条约;而反共产国际协定则是一个针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合作条约,在其成员遭到第三国攻击或攻击第三国时,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其他成员国不需要对其宣战。法律意义上的轴心国成员只包括上述8国(南斯拉夫在加入后两天退出)。但是历史学家通常将反共产国际协定成员国也算作轴心国成员,虽然事实上这些国家并未加入三国公约。

戰時盟國

他們并未簽署三国公约,主要因民族主義領土收復主義而站在軸心國陣營,只想收復過去的失地或本民族土地,對戰爭的參與度有限。

  •  泰國
    • 1941年12月8日加入、1945年8月16日宣佈宣戰無效

軸心日本扶植

軸心德國扶植

軸心意大利扶植

轴心国的合作国

軸心國佔領區

地圖集

注釋

  1. 芬蘭是在軸心國陣營中唯一一個民主國家(其餘都是獨裁或君主專制的國家。)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