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保恒

袁保恒1827年-1878年),字小午,號筱塢。河南项城人。晚清大臣,官至刑部左侍郎。袁甲三之子,袁世凱從父。

袁保恒

大清刑部左侍郎
籍貫 河南陳州府項城縣
族裔 漢族
字號 字小午,號筱塢
諡號 文誠
出生 道光七年(1827年)
逝世 光緒四年(1878年)
親屬 袁甲三 從子 袁世凱
出身
  • 道光三十年庚戌科進士出身

生平

道光三十年(1850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翰林院編修[1],後隨父袁甲三在安徽隨大臣周天爵辨理團練

咸豐九年(1859年)回京供職。

咸豐十年(1860年)覆命再回袁甲三軍營幫辦軍務,旋即回京任職至翰林院從四品侍講學士

同治二年(1863年),袁甲三病歿,朝廷乃命其接統其父淮北所部,多行不法之事。隔數年,遭御史參劾,朝廷命所部由各巡撫衙門接管,降一級,在京候補。

同治七年(1868年)西捻張宗禹犯京,袁保恆乃自請效力戎行討捻。朝廷命赴李鴻章大營委用,不數日,即遭釋出,乃又回京候補。隔數月,左宗棠入京覲見,袁保恆又自請效力戎行入陝。左宗棠乃上摺請朝廷奏請其協辦陝甘軍務,朝廷允准,賜袁保恆二品頂戴,派入陝甘,誡袁保恆於安徽所為,仍無辦理軍務之權。

後經左宗棠保舉,出任西征糧台總辦,再兼西安製造局總辦,最後又取原陝西布政使林壽圖而代之,一肩三職。[2]

然袁保恆統軍之心未亡,先是於劉松山戰歿時謊稱:「湘,卓二軍受此大創,兵額僅存十之五六,請將兩軍歸併。」後又未經左宗棠同意,擅調舊部入陝,私劃糧餉與之。此時陝甘戰事正酣,左宗棠聞之怒不可遏,連夜拜發兩摺,加急送往朝廷。[3]

朝廷接摺得知袁保恆私掌軍權,急下聖旨痛斥袁保恆,命其不得再輕率行事。左宗棠遂將袁保恆舊部人馬打散,派往各軍。又密保祝塏代袁保恆行西征糧台總辦和西安製造局總辦二職。袁保恆正式退出左軍幕僚,後官至刑部侍郎

光緒四年(1878年),逝世。諡文誠。

詩作

  • 《過韓侯嶺題壁》
高帝眼中只兩雄,
淮陰同士與重瞳。
項王已死將軍在,
能否無嫌到考終?

參考文獻

    • 《清史稿·卷418·列傳205》
  1. 《左宗棠升官筆記·肆卷》汪衍振 著 ISBN 9789862194119
  2. 左宗棠<復陳定邊、安定失陷情形,袁保恆奏湘卓兩軍多有缺額核實查覆>兩摺
  • 吳汝淪,《刑部左侍郎袁文誠公神道碑》,《清朝碑傳全集》3冊,2117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