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唇鱼

裂唇鱼学名:)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头鱼科裂唇鱼属鱼类,又名清潔魚魚醫生半帶擬隆鯛藍帶裂唇鯛

裂唇鱼
保护状况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隆头鱼目 Labriformes
科: 隆头鱼科 Labridae
属: 裂唇鱼属 Labroides
种: 裂唇鱼 L. dimidiatus
二名法
Labroides dimidiat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1839[1]
異名
  • Cossyphus dimidiatus
    Valenciennes, 1839
  • Labroides dimidatus
    Valenciennes, 1839
黑斑石斑魚Epinephelus tukula)上

分布

本魚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區,包括红海東非阿曼灣模里西斯馬爾地夫塞席爾群島印度斯里蘭卡緬甸聖誕島可可群島印尼泰國越南臺灣日本中國大陆地区、菲律賓澳洲東加帛琉密克羅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所羅門群島諾魯、美国北马里亚纳群岛地区等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毛里求斯。[1]

深度

水深1至40公尺。

特徵

本魚體延長,背部淺褐色,側腹和腹部呈乳白色。一道漸寬的黑色條紋從吻部延伸至尾鰭後部,魚體後半部的淺藍色區域更加凸顯這道黑色條紋。背鰭硬棘9枚;背鰭軟條10至11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10,體長可達14公分。

生態

一對裂唇魚(Bluestreak cleaner wrasse)正在替一尾疊波蓋刺魚(Blue angelfish)清理魚鰓中的寄生蟲. 蓋刺魚藉此也可擺脫寄生蟲的困擾,維持魚體的健康。(攝於台灣綠島石朗海洋保育區)

本魚棲息在珊瑚礁區,會從其他魚身上啄食寄生蟲、甲殼類,故有「魚醫生」的稱號。行一夫一妻制,性情溫和,若雄魚死亡,由第一順位的雌魚性轉變為雄魚;但附近如有較強勢的雄魚,則由牠掌權。夜晚棲息礁洞中,吐黏液將自己包住。

其他

裂唇鱼被证明通过了镜子测试,这是首次有鱼类被证明通过镜子测试。[2]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5日).
  2. Jordan, Alex; Asai, Jun-ya; Tanaka, Hirokazu; Awata, Satoshi; Takeyama, Tmohiro; Takashi, Hatta; Kohda, Masanori. . bioRxiv: 397067. 2018-08-21 [2019-03-10]. doi:10.1101/39706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3) (英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