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

襄阳之战是中國南宋元朝之间战争的一次重要战役。因南宋一直以来有长江作天险,元将郭侃郝經認為攻宋戰略需自漢水重兵突破,刘整忽必烈献计取襄阳以攻宋,建议受到采纳,开始準備大戰。

襄阳之战
宋元战争的一部分
日期1268年 - 1273年
地点
结果 樊城被回回炮击破遭屠城;襄阳守将开城出降,南宋防线被毁,元朝乘胜长驱直入取南宋都城临安(杭州),元军后在四年之内对宋朝的残余势力穷追猛打,直到崖门战役全军覆没,南宋灭亡
参战方
元朝 南宋
指挥官与领导者
阿朮
刘整
史天泽
阿里海牙
吕文焕
李庭芝
兵力
100,000人 後加蒙萬山新訓水兵70,000人 8000人 援兵水陸兵150,000人

咸淳四年(1268年),忽必烈命令刘整、阿朮兵困襄阳和樊城(今湖北襄阳),守將是呂文德呂文煥兄弟,呂文德是南宋權相賈似道的親信。

第二年,忽必烈又派丞相史天泽助战。蒙古军在襄、樊二城四周修筑城围,并封锁汉水,多次打退南宋援军。咸淳六年(1270年),李庭芝督战增援襄,不利。由于襄、樊长期被围困,粮饷断绝,而与此同时宋度宗却依旧终日淫乐不理政事,当权的贾似道亦拒絕予以支援。

咸淳八年(1272年),李庭芝进驻郢州(今湖北钟祥),以张顺张贵为统帅。同年五月,二张率师逆汉水而上,冲破元军重围,箭射傷蒙副帥劉整並于25日抵襄。入襄后,张贵率军突围,卻大败而回。战斗中张贵重伤被俘,至死不屈。至此南宋5年8次15萬水兵為主的救援通通失敗。

蒙帥阿朮及河南行省史天澤聽萬戶張弘范、水軍總管張禧,加蒙萬山新訓水兵70,000發動對襄樊水陸夾擊。又使阿老瓦丁亦思馬因回回炮攻城,樊城破。

咸淳九年(1273年)正月,元军破樊城后大开殺戒,吕文焕陣前號哭不已。南宋守将范天顺誓死不投降,终自缢身亡;牛富率百余勇士巷战,重伤投火自尽。蒙古军帥阿朮感慨,遂保证襄陽投降後可全城安全,之后襄阳宋将吕文焕為免元军屠城,在元軍保证不屠殺后投降元朝。襄阳和樊城这两个城市的失守,使元军得以越过长江,导致南宋的最终灭亡。

下江南檄

元世祖发动襄樊之战前,为争取民心,发布了《下江南檄》。檄文中枚举了南宋权臣贾似道之罪过,并指責了南宋的通貨膨脹為苛政。具体内容如下:

宅中圖大,天開一統之期,自北而南,雷動六師之眾,先謂吊民而伐罪,蓋將用夏而變夷,欲制江浙以削平,極汝海隅而混一。堪嗟此宋,信任非人,處之師相之尊,委以國柄之眾,世濟其惡,真兇悖之賈充,謀及迺心,效姦雄之曹操,不學無識,舞術弄權,誇滸黃僅免其身,比河清莫大之績,承君之寵,如彼之專,貪天之功,確乎不拔,惜官爵以摠寶貨,苛條法以苦賢才,奪土田而無地可耕,變關會而物價溢湧,藉鄙猥者,伴食於廟堂,任反側者,失兵於邊徼,恬視雷星之召異,罔聞水火之降災,滿朝皆其私人,用將因其重賂,用白劄而破世守之法,曲丹筆而容天討之刑,民心已離而不知,天命將革而未悟,方且貪湖山之樂,聚寶玉之珍,弗顧母死,奪制以貪榮,乃承君寵,立幼而固位,以己峻功碩德,而自比於周公,欺人寡婦孤兒,反不如於石勒,深懷禍慝,恣肆姦邪,合正兩觀之誅,可紓百姓之怒。我大元皇帝,聰明知睿,神武慈仁,焚香祝天,誓莫殺而混海宇,振兵畧地,隨所向而宣皇威,一戰乘勝而渡江,諸將列降而獻土,厥角稽首,迎我前矛,後實先聲,易如破竹,昭天順人信之助,成風行草偃之功,合宇宙以清寧,蘇人民而鎮撫,恩寬幼主以下,罪止元惡之身。自今檄到,應守令,以境土投拜,除大支犒賞外,仍其官職,僅檄。

以此為題材的文藝作品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