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城暴龍屬

諸城暴龍屬學名Zhuchengtyrannus)是獸腳亞目暴龍科暴龍亞科的一,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東亞

诸城暴龙属
化石时期:晚白堊紀, 73.5 Ma
PreЄ
諸城暴龍和山東龍(左)的等比例骨架模型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兽脚亚目 Theropoda
科: 暴龍科 Tyrannosauridae
亚科: 暴龍亚科 Tyrannosaurinae
属: 诸城暴龙属 Zhuchengtyrannus
Hone et al., 2011
模式种
巨型諸城暴龍
Zhuchengtyrannus magnus

Hone et al., 2011
異名

體徵

諸城暴龍與人類的體型比較圖
諸城暴龍的頭骨重建圖,其中灰色區域為已發現的部分

正模標本(編號ZCDM V0031)是一個接近完整的右上頜骨、以及左齒骨,兩者來自於同一個體。化石發現於中國山東省諸城市王氏群,地質年代約7350萬年前。在白堊紀晚期,中國北部曾有大面積的氾濫平原,擁有數量龐大的恐龍動物相[1]

諸城暴龍是種大型暴龍科恐龍,齒骨略小於北美洲暴龍的某些大型標本,但明顯小於著名的暴龍標本「[2]。研究人員根據目前的最完整的標本,估計諸城暴龍的完整身長約12公尺,臀部高度約4.1公尺[3][4]

命名與分類

在2011年,David W. E. Hone、Corwin Sullivan、趙喜進徐星季強、王克柏、李敦景…等美國與中國古生物學家,將這個標本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巨型諸城暴龍Zhuchengtyrannus magnus)。屬名意為「諸城的暴君」,tyrant是暴龍科的學名常見字根;種名在拉丁文意為「巨大的」,意指這恐龍的巨大體型[3]

在2001年,諸城市的同一挖掘地點發現四顆零散牙齒,被建立為暴龍的新種,諸城暴龍(Tyrannosaurus zhuchengensis)。根據2011年的研究,這些牙齒可能與諸城暴龍是相同動物,或者是近親。這些牙齒的特徵是鋸齒狀邊緣,延伸到齒冠的基部,其他暴龍亞科並沒有這個特徵。諸城暴龍目前只有發現上下頜骨頭,牙齒保存狀態差,因此無法與這些2001年發現的牙齒作互相比較。需要發現更多化石,才能建立兩者的分類關係[3]

參考資料

  1. (英文). Sydney Morning Herald. 1 April 2011 [3 April 2011].
  2. (英文)Hone D, "So just how big was Zhuchengtyrannus?", archosaurmusings.wordpress.com, 3-4-2011.
  3. (英文)David W. E. Hone, Kebai Wang, Corwin Sullivan, Xijin Zhao, Shuqing Chen, Dunjin Li, Shuan Ji, Qiang Ji and Xing Xu. . Cretaceous Research. 2011, 32 (4): 495–503. doi:10.1016/j.cretres.2011.03.005.
  4. (英文). BBC. 31 March 2011 [3 April 201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