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商事事件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豐田商事事件(),為1980年年代,發生於日本的一宗經濟詐欺事件。

事件背景

1980年代開始,適逢經濟高度成長,眾多不動產價格開始上漲,造就為數不少利潤,同時也因黃金的輸入來到高峰,民眾便開始希望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取利益。而為滿足此需求,便產生商品交換市場()來做為媒介交易,只是當時的市場許多都是非正當方式,有非常多的爭議,而豐田商事為其中較大之一。

事件的發展

豐田商事,正式全名豐田商事株式會社(),1981年成立,初名大阪豐田商事株式會社(),1982年更名營運,以增值制度為其主要營運。當時加入的方式為以貴金屬買賣()名義約定,並提供一份有價證明()做為合約,而後解約時可取得相對的增值。然而實際上豐田商事卻私自把顧客所提供金錢挪作它用,造成顧客權益毫無保障。

揭發與後續

由於豐田商事經營方式不當,且惡用知名品牌及藝人來做廣告,造成民眾對於品牌及藝人及誤解,同時也促使警政機關開始重視此經營方式。1985年(昭和60年)6月18日,大阪府警察欲前往豐田商事社長居住住宅逮捕時,宣稱與社長熟識的朋友,分別是飯田篤郎(56歲)、矢野正計(30歲)出現於現場,要求社長出面,並向報章媒體說「錢已經無所謂了,我要殺掉永野」()驚人口語,隨後破窗而入,原本報章媒體認為只是口語上說要殺害,實際上是真的殺害社長。之後經過數分鐘的混亂,宣稱熟識的朋友出來面對報章媒體說「叫警察來吧,我就是犯人」(),要求警察逮捕他們,至此豐田商事正式宣布倒閉。至於求償問題,由於倒閉之前所轉投資各類不動產投資失敗,實際上豐田商事是沒有資產,因而一度造成求償困難,但在律師中坊公平及各界的協助之下,順利取回部份資產。之後並訂定法律來防範此經營方式再度發生。

相關資料

  • 1985年6月:
  • 1985年6月: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