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月亮

超級月亮滿月(或新月)與近點月同時發生的近點朔望月。這是描述月球在橢圓軌道上繞著地球公轉,行經近地點之時,同時又在日地聯線上的通俗名詞,並非天文學的專業術語。

從地球上看,2011年3月19日的超級月亮(右)和2010年12月20日平常的月亮(左)的視直徑比較

「超級月亮」說法始見於1979年,為占星家理查德·诺勒所定義。經多年修正後,該天象指的是:新月滿月時期,月球地球間距離較平常為近,換言之,也就是地球與月球間距離低於或接近35.4萬公里(220,000英里)[1][2]

定義

由於月球在橢圓軌道上繞著地球公轉,因此它與地球的距離每個月都大約在357,000和406,000(222,000和252,000英里)之間不斷改變(距離是從中心到中心)[3][4][5]

一個物體的視大小和視亮度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意味著在近點月的滿月會比平均的滿月大12%,也會比較亮。不過,因為月相的變化不是一兩天就完成,而是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逐漸的改變,這種漸進的變化使人們不容易察覺其間的差異。

術語

超級月亮說法始見於1979年,為占星家理查德·诺勒所定義。

...新月或滿月發生在月球位於或接近 (在90%以內) 它在軌道上最接近地球的點 (近地點)。簡單的說,就是地球、月球和太陽都在一條線上,同時月球是在最接近地球的位置

——[6]

但是超級月亮這個名詞並未被天文學家或科學社群接受,他們依舊使用近點朔望月這個名詞[7] 近點是月球在軌道上最接近地球的點,朔望是當日、地、月三者對齊時的滿月新月。因此超級月亮可以被視為兩者的結合,然而,它們不是每次都能完滿的結合。

超級月亮將是最靠近圖表底部的標記點。

在潮汐上的效應

從地球上看,2011年3月19日的超級月亮超月(右)與2011年1月18日平常的月亮(左)之比較

太陽和月球對地球海洋的聯合效應是潮汐[8],在新月滿月時會出現大潮。月球在近地點的潮汐力會比較強大些[9],造成比平均潮汐較大的漲落,但即使在最強大的時候,這股力量仍然是很微弱的[4]

由於潮汐力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在最強大時也只是比平均值大18%。然而,因為實際潮汐的振幅在世界各地都不同,這不可能轉化成直接的影響。

有人認為2011年3月19日的超級月亮要為五艘船在英國索倫特擱淺的事件負責[10],但是沒有科學上的證據可以支持此一主張。

導致自然災害

占星學家認為,超級月亮的前後三天內,地球由於受到月球引力增加的影響,最容易發生如地震和火山的自然災害影響[6],然此觀點不為自然科學界所接受。雖有一些研究報告指出月球與淺層活動和極低強度的地震有很微弱的關聯性,但沒有任何與大地震有關的證據[11][12][13]。月球的潮汐會觸發地震被認為是不合理的論述,是基於缺乏鑑別地震發生時的滑動平面和已經存在的微弱斷層,由六個獨立參數所描述的張力出現在地球中的應力。任何的應力變化,無論是月球潮汐、水庫的蓄水、或由附近的大地震引起的,都會更改特定方向上的局部應力張量。如果一個人想估計,無論是增強或阻礙斷層滑動所給定的變化,就能知道斷層所在的排列方向。同樣的,由月球引起的應力變化應該是箝制斷層,而不是助長他的滑動。這就是為何 Ohtake[14]要仔細的考慮在地震中的斷層平面的排列方向和月球潮汐間的關係。

2011年東日本大震災的地震和海嘯,是從1900年至2011年間唯一規模超過8.0或更高,且發生在超級月亮出現的兩星期以內的地震[15][16][17]。而2012年5月6日的超級月亮前後則沒有發生重大的自然災害。

參考資料

  1. Plait, Phil. . Discover Magazine. [14 March 2011; published March 11, 2011].
  2. Hawley, John. . Ask a Scientist. Newton. [2011-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3).
  3. Meeus, Jean. . Richmond, Virginia: Willmann-Bell. 1997: 15. ISBN 0-943396-51-4.
  4. Plait, Phil. . Discover Magazine. March 11, 2011 [14 March 2011].
  5. Hawley, John. . Ask a Scientist. Newton. [2011-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3).
  6. Ledermann, Tug. . University Wire. November 13, 2007 [14 March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5).
  7. Plait, Phil. . Bad Astronomy. 2008 [14 March 2011; modified March 5, 2011].
  8. . Moon Connection. [2011-03-14].
  9. Supermoon blamed for stranding five ships in Solent” at.telegraph.co.uk, retrieved 23 March 2011
  10. . The Berkeley Seismological Laboratory. 1999 [14 March 2011].
  11. Fuis, Gary. . U.S. Geological Survey: Earthquake Hazards Program. [2011-03-14].
  12. Wolchover, Natalie. . Life's Little Mysteries. March 9, 2011 [15 March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5).
  13. Ohtake, M. & Tsuruoka, H. (1995). Tidal effect on earthquake occurrence, Kagaku, 65, 285-287.
  14. Nolle, Richard. . Astropro. [2011-03-14].
  15. Nolle, Richard. . Astropro. [2011-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7).
  16. . Earthquake Hazards Program. U.S. Geological Survey. [20 March 2011; no publication date; modified March 11, 2011].

外部連結

查询維基詞典中的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超級月亮
  • (英文)CBC News, Gallery of the March 19, 2011 supermoon, viewed from across Canada
  • (英文)BBC News, Gallery of shared pictures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