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寧 (竹聯幫)

趙寧(生卒年不詳),台灣著名黑幫竹聯幫創始人之一,於1957年間集結中和幫殘餘成員與其他相關的學生幫派重新結盟為「竹林聯盟」,在許多竹聯幫相關的書籍及媒體常被簡短提及。趙寧的真實姓名及背景記錄甚少,在過往的相關文獻上也曾寫作「趙麟」[1]、「趙林」[2],並容易與三環幫創幫成員「趙琳」混淆為同一人[3],然而依據諸多書籍創作所撰,現今依舊以「趙寧」為其主要名稱。

背景

1955年間孫德培成立校園幫派中和幫,趙寧與周榕等人即為成員之一,在中和幫擔任「老么」[1]。依據中和幫主孫德培出生於1938年[4],以及中和幫成員多來自高中生與國中生來研判,趙寧可能於1938至1940年間生。

1957年間孫德培於台北市古亭區因在糾紛中殺死了一名古亭幫份子周天送,而被警方逮捕入獄七年[5],中和幫成員因此形成派系造成分裂。同年間中和幫成員「小潘」潘世明率先出走,於水源路一帶組成「萬字幫」[6]。同樣是中和幫成員「訓吾」沈信吾離開中和幫,於公館泰順街一帶成立學生幫派「三環幫[6][7][8]

竹林聯盟

1957年間以中和幫成員趙寧為首,集結中和幫以及「宇宙幫」、「螢橋幫」等學生幫派成員,例如周榕、周德新、「活寶」林國棟、「小王」王泉心、劉永吉、「旱鴨子」陳啟禮、「水鴨子」周姓、「山雞」章尊良、「小金」周金海、「怪人」辜慶爾、新世樂、新世志、「豆干」陳姓、張恆昌、「校長」李長麟等數十人[3][1],於永和鎮中正橋附近的竹林路聚集重組結盟。會議中由趙寧宣佈,因為中和幫幫主孫德培入獄,為了表示尊重幫主以及各派系平等,將不設立幫主職務,並且將中和幫改制為聯盟形式的幫派。因為在竹林路所聚合而取名「竹林聯盟」,往後簡稱為「竹聯幫」,自此成為中和幫正統的延續[9][10]

命名由來

一般所知竹林聯盟的命名是來自於成員結盟時的聚集場所,在1960年代當時尚為一大片竹子樹林農產地區竹林路所進行結成聯盟而取名。

除此之外依據媒體報導竹林聯盟的命名是由台灣資深演員「金滔」侯柱國在結盟時提議命名為「台北竹林大聯盟」而來[11]侯柱國在學生時期曾經為「螢橋幫」成員,與趙寧召集的中和幫一同結盟創立竹林聯盟[12]

參考資料

  1. 警總機密文件曝光 揭竹聯幫依附黨國黑歷史,社會組/文,鏡週刊,2020/06/24
  2. 黑金:台灣政治與經濟實況揭密,陳國霖/著,商周出版社,2004
  3. 竹聯:我在江湖的回憶,柳茂川/著,大是文化出版社,2002/02
  4. 聯合月刊第36-41期,聯合月刊雜誌社,1984
  5. 白狼張安樂:三個湖南人"消滅"了國民黨,觀察者網,2016/12/06
  6. 台灣黑社會揭密,劉峰、沈默/著,世界知識出版社,1989
  7. 竹聯幫與台灣黑社會,陳長風/著,檔案出版社,1988
  8. 黑白邊緣:台灣幫派浮沉錄,鳳凰衛視,2011
  9. 竹聯幫興衰始末,陳長風/著,薪火雜誌社,1986
  10. 台灣黑社會內幕,王建民/著,新華出版社,2002
  11. 「竹聯幫」原來是金滔命名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民生報,2006/03/08
  12. 金滔告別 黑白舉杯相送,蘋果日報,2006/03/0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