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經濟學

身分經濟學(Identity Economics),或身分認同經濟學[1],是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喬治·阿克洛夫以及雷切爾·克蘭頓提出的一個理論[2]。該理論認為,消費行為能夠反映個人身分認同,透過光顧商店獲得身份認同的滿足感,便能創造出個人效用函數上的經濟上的貢獻[3]

現實例子

在現實生活中,身分經濟學的例子包括穆斯林只光顧清真認證的食店[4],以及香港反送中運動後出現的黃色經濟圈[2]

參見

參考文獻

  1. 編輯部. . 香港輕新聞 Lite News Hong Kong. 2019-12-16 [2020-01-10] (中文(台灣)‎).
  2. . 明報財經網. [2020-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6) (中文(台灣)‎).
  3. Akerlof, George A.; Kranton, Rachel E. .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0-08-01, 115 (3): 715–753 [2020-01-10]. ISSN 0033-5533. doi:10.1162/00335530055488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9) (英语).
  4. 蕭若元. . 蕭氏新聞 (謎米香港). 2019-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