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墨菲号驱逐舰

迈克尔·墨菲号英語:)是第62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她以荣誉勋章获得者迈克尔·墨菲的名字命名。她的合同于2002年9月13日颁发给巴斯钢铁厂,由阿利·伯克号的第一任指挥官约翰·摩根海军上将进行首次切割钢材[9]。DDG-112于2008年5月7日被海军部长唐纳德·C·温特命名为迈克尔·墨菲号,她的龙骨于2010年6月18日奠定。这艘船于2011年5月7日,墨菲的生日[4],由她的赞助商莫琳·墨菲,迈克尔·墨菲的母亲命名[10][11]

迈克尔·墨菲号驱逐舰
迈克尔·墨菲号在夏威夷珍珠港希卡姆联合基地,2013年.
历史
美利坚合众国
艦名 迈克尔·墨菲
艦名出處 迈克尔·P·墨菲[1]
获赠日 2002年9月13日[2]
建造者 巴斯钢铁厂[2]
動工日 2010年6月18日[1]
贊助 莫琳·墨菲[3]
授名者 2011年5月7日[4]
下水日 2011年5月8日[2]
服役日 2012年10月6日 [5]
母港 夏威夷珍珠港[6]
目前狀態 现役
徽章
技术数据
艦級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排水量 9,200 吨[2]
全長 510英尺(160米)[2]
全寬 66英尺(20米)[2]
吃水 33英尺(10米)[2]
動力來源 4 × 通用电气LM2500-30 燃气轮机s, 2轴推进, 100,000 shp (75 MW)
速度 35+ 节[3]
乘員 323 名船员 (23名军官和300名士兵)[7]
武器裝備
艦載機SH-60 海鹰直升机
注释 迈克尔·墨菲号 (DDG 112) 本应是62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建造计划中的最后一艘, 由于在建造了3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后取消了该建造计划, 美国海军将会继续建造阿利·伯克级驱逐舰[8]

船舶历史

2010年

莫琳·墨菲和埃德温·巴德在奉献仪式上将迈克尔·墨菲的家人签名在铁板上。

2010年6月18日,莫琳·墨菲和埃德温·巴德在迈克尔·墨菲号的献礼仪式上将墨菲家族的签名铭刻在铁板上。在施工期间,这块板将会被被固定在船体上。墨菲于2005年6月在阿富汗红翼行动期间因他的英勇无畏行为而被追授荣誉勋章。他是自越战以来第一位获颁荣誉勋章的海军士兵。

2011年

2011年5月7日下水后,驱逐舰被移至干船坞数月,以完成施工[4]

2012年

2012年10月1日,驱逐舰抵达纽约进行交付,交付于10月6日进行[12]

2012年10月16日, 迈克尔·墨菲号抵达巴巴多斯 ,开启了她的第一个国际停靠港。在拉里·L·帕尔默 大使的带领下,数十名水手在巴巴多斯Boscobelle小学和伊利沙伯医院进入社区帮助孩子们[13][14]。11月21日,迈克尔·墨菲号抵达珍珠港海军基地的港口,该港口是珍珠港-希卡姆联合基地的一部分[15][16]

2013年

2013年2月15日,迈克尔·墨菲号举行了她的第一次家庭日游[17]。2013年5月23日,迈克尔·墨菲号在珍珠港-希卡姆联合基地举行了第一次指挥仪式[18]

2014年

2014年2月4日,迈克尔·墨菲号参加了陆军、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航空部队参加联合训练演习Koa Kai。参与单位进行综合飞行作战,反水面和反潜训练[19]。2月28日,加拿大皇家海軍舰艇保护者号在珍珠港东北部340海里(630遭遇大火,船舶搁浅,没有电力,照明或水。迈克尔·墨菲号已经开始工作,他立即被派去协助牵引和恢复工作。迈克尔·墨菲号救援了来自保护者号的17名船员家属和两名民用承包商;然而,由于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迈克尔·墨菲号企图把她拖走均告失败。两天后巡洋舰长津湖号抵达,连接并拖着受损的船,直到大索断裂[20]。舰队海洋拖船苏城号于3月2日抵达并承担拖车任务,于3月6日将保护者号送回珍珠港海军基地[21] [22][23][24]

2014年7月7日,迈克尔墨菲号离开珍珠港-希卡姆联合基地参加太平洋沿岸地区多国演习(環太平洋軍事演習)的海上阶段。6月26日,RIMPAC 2014开始,迈克尔·墨菲号参加了所有36天,包括8月1日的闭幕式[25][26]。2014年10月20日,迈克尔·墨菲号与美国第七舰队首次部署到西太平洋 [27]

2015年

2015年5月26日, 迈克尔·墨菲号被授予加拿大部队单位表彰奖,以表彰她在向加拿大海军保护者号遭遇火灾受损后提供的服务[28]

2017年1月, 迈克尔·墨菲号和韦恩·E·迈耶号(DDG-108)和尚普兰湖号(CG-57) ,陪同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CVN-70)部署到西太平洋。同年4月,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打击群(CSG)取消了澳大利亚的定期港口访问,以应对美国和朝鲜之间因朝鲜核武器计划之间的紧张关系。

参考

  1. . Navy News Service. 18 June 2010 [18 June 2010].
  2. . Naval Vessel Register. [27 September 2011].
  3. O'Brien, Kevin S. . Navy News Service. 7 May 2008 [18 June 2010].
  4. Candiotti, Susan; Ross Levitt. . CNN. 7 May 2011 [27 Sept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9 May 2011).
  5. . USS Michael Murphy DDG-112 Commissioning Committee. [18 Ma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1 March 2015).
  6. . uscarriers.net. [18 May 2015].
  7. John Pike. . globalsecurity.org. [18 May 2015].
  8. . naval-technology.com. [18 Ma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8).
  9. (PDF). Bath Iron Works. September 2007 [18 June 2010].
  10. . Associated Press. 7 May 2011 [7 May 2011].
  11. Sharp, David. . Norfolk Virginian-Pilot. Associated Press. 8 May 2011.
  12. Joe Pappalardo. . Popular Mechanics. [18 May 2015].
  13. . usembassy.gov. [18 Ma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3 October 2015).
  14. This story was written U.S. Naval Forces Southern Command and U.S. 4th Fleet Public Affairs. . navy.mil. [18 May 2015].
  15. . hookelenews.com. [18 May 2015].
  16. Diana N. Quinlan and Daniel Barker. . navy.mil. [18 May 2015].
  17. . navy.mil. [18 May 2015].
  18. Story and photo MC2 Nardel Gervacio. . navy.mil. [18 May 2015].
  19. Staff Sgt. William Sallette. . army.mil. 4 February 2014 [18 May 2015].
  20. . cbc.ca. 2 March 2014 [18 May 2015].
  21. . cbc.ca. 2 March 2014 [18 May 2015].
  22. This story was written Staff Sgt. Christopher Hubenthal and U.S. 3rd Fleet Public Affairs. . navy.mil. [18 May 2015].
  23. . KHON2. [18 Ma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3 December 2014).
  24. . The Globe and Mail. [18 May 2015].
  25. . uscarriers.net. [18 May 2015].
  26. . The Huffington Post. [18 May 2015].
  27. . hookelenews.com. [18 May 2015].
  28. Pugliese, David. . Defence Watch (Ottawa Citizen). 3 June 2015 [11 June 2015].

外部链接

維基共享資源中与迈克尔·墨菲号驱逐舰相關的分類

  • 官方网站
  • Willshaw, Fred. . Destroyer Photo Archive. NavSource Naval History. 2010 [26 June 201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