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怀疑主义

道德懷疑主義(或道德懷疑論)是後設倫理學領域的其中一類理論,大多由蕴涵沒人有道德知識」(即「每個人都永遠沒有任何道德知識」)的想法組成。許多道德懷疑主義者也針對「道德」提出更尖銳的並模態的「道德知識是不可能的」、「道德知識是不可能發生的」,或「不存在道德」這些主張。與道德懷疑主義特別相對應的是道德實在主義,後者主要的想法是「有可知的並客觀的道德真理」。

道德懷疑主義擁護者包括大卫·休谟约翰·莱斯利·麦基[1]麥克斯·施蒂納弗里德里希·尼采,Richard Joyce[2]迈克尔·鲁斯,Joshua Greene,Richard Garner,Walter Sinnott-Armstrong[3][4],和心理學家James Flynn。嚴格地說,Gilbert Harman支持道德相对主义[5],而不是道德懷疑主義;然而,他已經影響了一些當代道德懷疑主義者。

類型

主要有三個類型[6]

  1. 道德錯誤理論(英文:moral error theory)表達的道德虛無主義(英文:moral nihilism或ethical nihilism)
  2. 表现主义(英文:expressivism)(歸屬於非認知主義(英文:non-cognitivism))表達的道德虛無主義
  3. 知识论道德懷疑主義

三類皆有相同結論:(a) 人永不有理據地相信任何道德主張(例:「某個事務的狀態是好的」;「某個行為是道德義務」);甚至更因此,(b) 人永不知道任何道德主張是否正確;但各類有不同的論證方法。

道德錯誤理論

論證架構:

(i) 所有道德主張都是錯的;

(ii) 我們有理由相信「所有道德主張都是錯的」;

(iii) 對於我們有理由否認的那些主張,我們不是有理據地相信(例:考慮「吸毒有益健康」此主張,我們有理由否認「吸毒有益健康」,所以我們不是有理據地相信「吸毒有益健康」;把(ii): 「我們有理由相信所有道德主張都是錯的」轉換為「我們有理由否認『所有道德主張』」,配合(iii)),因此「我們不是有理據地相信『所有道德主張』」,即(a)。


簡短批判

1. 論證架構中可能有某些有爭議的隱含的預設,例:(ii)和(iii)間可能隱含「相信『X是錯的』⇒否認X」。(「相信『X是錯的』」內特別用引號『』是為了與「『相信X』是錯的」有區別,因此不使用「相信X是錯的」;可參考下方「轉換後之接續批判的三、和四、」提到¬B(X)與B(¬X)不一定等價之疑慮。)

2. (針對(i))違反直覺經驗,和普世價值,例:「不應該濫殺無辜」是錯的,如何闡釋?以及內在矛盾的疑慮:若Pn為某一道德主張,根據(i)所以Pn是錯的,因此¬Pn(Pn的否命題)是對的,而道德主張的否命題仍然是道德主張,因此矛盾。

3. (針對(ii))類似(i)的內在矛盾的疑慮:若Pn為某一道德主張,根據(ii)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Pn是錯的」,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Pn是對的」,而道德主張的否命題仍然是道德主張,因此矛盾。(特別用引號「」的理由類似簡短批判的1.的後方()中內容,即區別「『有理由相信Pn』是錯的」與「有理由相信『Pn是錯的』」,也可參考下方「轉換後之接續批判的四、」提到JB(¬X)、J¬B(X),與¬JB(X)不一定等價之疑慮。)

4. (針對(iii))以上述「吸毒有益健康」為例,仔細考慮可發現「前」「後」意思不同。其它舉例:(1)「我們有理由否認『欺騙是好事』」,所以「我們不是有理據地相信『欺騙是好事』」,這樣的推論真的合理嗎?(同時考慮「我們有理據地相信善意謊言是好事」);(2)我們有理由否認「歸納所得的規律廣泛適用」,我們卻又有理據地相信「歸納所得的規律廣泛適用」。也就是「有些主張,我們有理由否認而且同時有理據地相信」。

5. (針對論證策略)某件事「真的」成立,和「相信」其成立不同,因此可感覺到(ii)比(i)更與(iii)有關聯,以及證明難度是(i)比(ii)更困難,甚至(i)本身有內在矛盾的疑慮,以及「提出(i)」即和(b)不一致,因此省略(i)更容易論證成功。


參考傳統對知識之分析(「Knowing that X(以下以K(X)表示)⇔X is a justified and true belief(以下以JTB(X)表示)」)做轉換

由於在英文版條目中提到「justified in believing」、「true」,和「false」,因此嘗試轉換。

轉換規則:

  • 稱呼任一道德主張為Pn
  • 有理由X⇔有理據地X
  • 否認X⇔相信「X是錯的」

所以轉換上述(i)至(iii)論證架構如下:

1. ¬Pn

2. JB(¬Pn)

3. JB(¬X)⇒¬JB(X)

∴ ¬JB(Pn) by 2.3. Modus Ponens


轉換後之接續批判

一、

猜測

1. ¬Pn

2. JB(¬Pn)

之間隱含某些過程,較完整地重新表達:

1. ¬Pn

2. X⇒K(X)

3. K(¬Pn) by 1.2. Modus Ponens

4. K(X)⇔JTB(X)

5. (K(X)⇒JTB(X))∧(K(X)⇐JTB(X)) by 4. Equivalence

6. K(X)⇒JB(X) by 5. Simplification

7. JB(¬Pn) by 3.6. Modus Ponens

二、 (針對轉換)「有理由X」和「有理據地X」是否等價?或是問「have reason」和「justified」之間有何關聯?不合理的理由也可以是「有理據地」?或是「理由」一詞即表示其合理性,所以沒有不合理的理由?

三、 (針對轉換)「相信」和「認為」似乎差不多,但「否認X」和「相信『X是錯的』」是否等價?再同時考慮「不相信X」,此三者有何關聯?或是問「not believe that X」、「believe that X is false」(或「believe that not X」),和「deny X」之間有何關聯?

四、 除此之外還繼承傳統知識分析的挑戰與其它討論空間,例:重新仔細考慮X、K(X)、JTB(X)、¬X、¬B(X)、B(¬X)、JB(¬X)、J¬B(X),及¬JB(X),而這些彼此之間有何關聯?何者是否為何者之充分或必要條件?還有其它不是JTB定義知識的可能性作為討論道德知識的途徑。

表現主義

表現主義者認為(b),因為道德主張無法是對的或錯的(道德主張沒有真假值);道德主張是命令(例:「不要使用暴力!」),情緒表達(例:「趁火打劫,無恥!」),或態度表達(例:「應該廢除奴隸!」)。

道德虛無主義的表達形式之一是表現主義。表現主義者認為,當某人說某事「不道德」時,他並未論及此事的對錯;人們作道德判斷時,僅是表達情感,而非陳述事實。某些表現主義者認為,人們並不是在描述行為、動機,和政策中具有的道德特徵,而是在發洩情緒,或是指揮他人以某些方式行動,例如,當我們譴責酷刑時,我們表達反對和厭惡、抗拒,並鼓動他人一同譴責。[7]

知識論型

主要可再細分為皮浪主義(、皮浪道德懷疑主義,或絕對懷疑主義)和教條式道德懷疑主義。知識論型道德懷疑主義者之特點:他們認為(a),並且他們對於(i)抱持不可知的態度

  • 皮浪主義者主張(a)的理由是:相信任何道德主張對或錯,對我們都是不合理的;因此,除了對於(i)抱持不可知的態度以外,還否認(ii)。
  • 另一方面,教條式道德懷疑主義者堅稱(ii)並以其為理由支持(a)。

相關條目

註腳

  1. Mackie, J. L. (1977). Ethics: Inventing Right and Wrong, Penguin.
  2. Joyce, Richard (2001). The Myth of Moral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Sinnott-Armstrong, Walter (2006a). "Moral Skepticism",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Edward N. Zalta (ed.). (link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4. Sinnott-Armstrong, Walter (2006b). Moral Skepticism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 Harman, Gilbert (1975). "Moral Relativism Defended," Philosophical Review, pp. 3–22.
  6. . [2015-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6).
  7. Landau, Russ Shafer (2010). The Fundamentals of eth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532086-2. p. 292

延伸閱讀

  • Butchvarov, Panayot (1989). Skepticism in Ethic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Gibbard, Allan (1990). Wise Choices, Apt Feeling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Harman, Gilbert (1977). The Nature of Mora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Joyce, Richard (2006). The Evolution of Morality, MIT Press. (link)
  • Lillehammer, Halvard (2007). Companions in Guilt: arguments for ethical objectivity, Palgrave MacMillan.
  • Olson, Jonas (2014). Moral Error Theory: History, Critique, Def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nnas, Julia (2011). Intelligent Virtu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nnas, Julia (2001). "Moral Knowledge as Practical Knowledge", Social Philosophy and Policy 18(2).
  • Stichter, Matt (2007). "Ethical Expertise: The Skill Model of Vitue",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10(2).
  • Tsai, C. (2016). "Ethical Expertise and the Articulacy Requirement", Synthese.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