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

金灿荣1962年12月26日[1],生于湖北武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学家、美国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2]

金灿荣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
任期
2006年11月至今
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
任期
2012年11月至今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962-12-26) 1962年12月2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武漢市
籍贯浙江省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党 無黨籍
亲属金君达(儿子)

生平

金灿荣的父亲是工人,所在工厂是1950年代初从浙江省迁来武汉,被人称为“下江村”。家中有6个孩子,生活困难,孩子们全靠母亲教养,在外工作的父亲很少管家事。1954年夏,武汉发生洪水,父亲在机床上坚守三天三夜,被评为当年的劳动模范。这让父亲获得学习机会,入读工人夜大扫盲班。父亲经过自学,成为工人工程师。[3]

小学三年级时,受阿尔巴尼亚电影《地下游击队》的影响,身为班长的金灿荣将全班同学组织到自己家,成立了一支“地下游击队”,自任司令。后来受到老师批评,班长职务也被撤消。[3]

高一时,金灿荣考入重点高中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的普通班,学习理科。高二时,金灿荣决定转学文科,因为该校没有文科班,乃转学到武汉市三角路中学。1980年参加高考,以447分位居武汉市文科第一名,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录取。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获得学士学位。大学四年中,金灿荣用1/3的学习时间应付本专业知识,其他时间都用来阅读课外书,主要是中国历史及西方哲学方面的书籍。他还组织了许多社会活动,例如每周五的班级学术辩论。[3][2]

1984年毕业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进行研究生学习,1987年毕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其间曾和另一位同学合写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会章程》。1987年硕士毕业后,金灿荣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工作。其中,1987年7月到1992年6月,任《美国研究》责任编辑,1989年曾作为知识分子参与六四学生运动,为此金灿荣经历了3年的审查和随之而来的出国禁令;1992年6月到1994年8月,任美国政治室助理研究员;1994年8月到2000年8月,任美国政治室副研究员;2000年8月到2002年7月,任美国政治研究室研究员;1995年8月到2001年8月,任美国政治室副主任(其间,1995年8月到1998年12月兼任美国研究所办公室分管科研的副主任,对外称科研处处长)。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3][2]

1992年,因为参与学运被解禁后的金灿荣参加了美国新闻署的国际访问者计划,赴美国观察美国大选,为期一个月,这是他首次到美国。1994年回国后,金灿荣发表第一篇有影响的专业论文《美国的政治文化分裂与政局演变》。自此,金灿荣开始研究美国总统大选与美国国内政治。[3]金灿荣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美国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美国外交、中美关系及大国关系、中国对外政策。[2]

2002年8月起,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后来,金灿荣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外交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金灿荣还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和平与发展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理事、上海未来亚洲学会常务理事、研究员。[2]

儿子金君达是美国波士顿大学政治学博士。

立論

  • 金灿荣與復旦大學教授张维为同為國際現實主義歷史唯物論的支持者。
  • 金灿荣教授認為其實所謂西方現代文明沒什麼了不起,說穿了就是地底石化能源的大機械產生的製造能力,其效能約是人力的成千上万倍,整個社會被解放出的時間、精力就能用於更新機械的研發設計和文藝文化創作,所以製造業和重工業是國力之本,同時工業品和機械能夠大量出口,提供了國內人民不必出國就能賺取大量外國錢的重商主義機會,所以任何放棄工業工廠的國家不論金融遊戲、文藝創作或觀光服務做得再好,最終結局都会是衰弱。[4]
  • 美國在冷戰結局的詮釋和後續作為犯下了戰略性錯誤,未來一百年以上都無法再校正。首先是蘇聯解體確實有其經濟制度問題,但另一重點是戈巴契夫的個人連續犯錯,但美國所有學者和高層將之解釋為美國制度是人類終極的完美,不再需要任何修正,只要繼續走下去,同時忽略了戈巴契夫因素,戰略自滿導致了美國全民的頭腦不清,這引發了後續錯誤,包含連續的中東戰爭與對俄羅斯的圍堵。首先,所有美國人忽略了中東戰場最後完全被當地人解釋為宗教戰爭,從此再無道理可講,很多人願意戰死方休,就算不訴諸武力者也不會配合接受美國的傀儡政府統治,而同時中東的戰略位置和石油其實根本沒那麼重要。對俄方面應該採取善意的拉攏與交往,但是美国採取圍堵,忽略了俄國的民族性及其依然是航天核武大國,多少的圍堵和反導彈系統最終都不可能抵銷核武威慑去佔領或附庸化俄羅斯,只会造成俄罗斯的全國強硬化和倒向中國勢力圈,幫中國解除了最大外患同時獲得一大盟友,所以美國浪費了20多年和巨量的資本與聲望,在做兩件沒意義的事,而真正的歷史性對手中國則不受干擾就完成了工業化和政權穩定化。[5]
  • 所有的中華文化圈可以稱為「筷子文明圈」或儒家文明圈(包含日本、港台、南北韓、新加坡、越南)只要肯努力發展,最後都會成功工業化并崛起到較高的水準,之後吃飯問題會很快解決并開始發揮其藝文創作產業。不論其採用什麼政治制度,一个社会的最終工業化層級與政治制度無關,而是和文明底蘊造成的人民思想模式、生活模式有關,这牽涉更深層的諸多東西。目前,地球上只有北半歐和北美的新教文明與東亞中華文明能達到高工業化社會,金灿荣教授不看好其他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東正教文明、天主教文明、非洲文明等,[5]認為他們很快就會遇到瓶頸卡在中等階段甚至一開始就無法工業化,永遠成为一種商業次殖民地。
  • 導彈發展已經改變了世界戰爭格局,百年以來首度防守方勝率大大高於進攻方,尤其中國相關研發人員讓導彈這項科技大幅擴展,可以說是世界第一,包含超高聲速和打移動目標的彈道飛彈發明,以及不可忽略的巨大的量產化技術。很多東西即使好但是無法合理成本的量產也沒用,中国工業體系做到了這點。东亚地区中,美国所有的军事基地現在基本沒太大威脅,可能開戰一小時內都沒了,連美國智庫蘭德都承認這點,另一方面,航母前出作戰生存率也很低,实际上在導彈之下,美国进攻中国的能力是没有了,所以只能搞些貿易、金融上的戰爭,因為它知道從軍事上搞想法已經沒可能。[6]
  • 金灿荣認為,进攻台湾基本没有问题,島上所謂20萬軍隊基本沒太多战斗力(在解放军面前只是“一堆肉“),在第一波海空和導彈打擊過後基本就垮了,只會是場小型短期區域戰爭[7],只不过就是有历史代价、道德代价。在21世纪,戰爭有點輿論影響是確實的,所以儘量不要走到那一步,但現實發展走向好像又沒有別的可能,只能寄望台灣方面不要犯糊塗。[8]

世界觀與預測

金灿荣認為美国对世界國家分為六個類別[9]

  1. 西方集團:美歐與加、澳、新、日、韓等主體,目前人口約10億人但佔據世界80%的金融與經濟利益,但普遍走向高齡化和人口減少且較難忍受戰爭的死傷,國防上依賴美國的海空軍形成嚇阻砝碼,經濟上則受到新興國家衝擊而逐漸式微,歐紐澳日的經濟力能建置高科技武器但社會對於長期大型戰爭的容忍力弱,所以導致整個集團最終必然與其它集團達成妥協而在各領域退讓,但這一過程將讓世界處於漫長的「溫戰」非和平狀態。
  2. 新興集團:以中國崛起為首和印度、東南亞、部分中亞與非洲國,多數從中國模式得到啟發以經濟發展和國內穩定為首要,本身宗教狂熱較低不愛干預世界爭端,長期來看將緩慢侵蝕西方集團的影響力,但西方眼前找不到理由干預這些國家發展而只能暫時放置和有限干預,最終一帶一路计划將使中國影響力深度滲入這類國家中的多數。
  3. 俄系國家:人口較少但依附於俄羅斯的天然資源型經濟與巨大核武力量,普遍文化上與俄羅斯有深度歷史聯繫,在西方集團的壓迫下有反抗情緒,但經濟力弱所以傾向用武力和軍火在世界範圍內爭奪影響力籌碼,任何反西方的國家都能從其獲得軍事類幫助。
  4. 伊斯蘭國家:沙特和伊朗為主要加上中東衛星國群,與多數西方國家有宗教戰爭情節,但本身內部又有教派矛盾,目前多國與西方陷入熱戰,科技與經濟普遍落後,但石油與高生育率將成為兩大武器[9],金灿荣認為熱戰加上極高生育率產生的年輕化人口又有宗教狂熱,可能最終將給西方集團造成重大損傷而逼其大幅妥協,但這過程將較漫長。
  5. 流氓國家:以西方觀點定義,含利比亞、北韓、津巴布韋、古巴、委內瑞拉等,是一種經濟稍好於失敗國家的升級狀態,而多數又有被西方仇視或干涉失敗的歷史,現在有部分軍事力量但偏愛運用此力量在關鍵事物製造麻煩以勒索西方給予經濟利益,宗教狂熱成分較低或沒有,純為政治衝突所以有時能理性談判。
  6. 失敗國家:約50國,多數位於非洲和亞洲,經濟極度落後又缺乏能够出口的天然資源,造成貧困與內部不稳定狀態,在國際上幾乎沒有話語權和影響力,但容易成為恐怖份子的溫床[9],但也能有潛力轉型為以上五種國家的任一種,西方國家原定以自身力量塑造這些國家到希望的型態,但發現本身力量已經遠遠不足達成這目標,只好居放任態度。金灿荣認為中國應發揮力量加緊塑造這些國家成為潛在勢力範圍。

金灿荣預測,美國若是出現英明的領導人願意全面放棄與俄羅斯的敵對關係,並放棄在烏克蘭甚至東歐的立場,做出大破大立的妥協,这將是最容易的突破口去解除俄系國家的壓力和其對其它集團的支援,如此可以較明顯延遲西方集團的世界性衰退速度,但基於歐美自身意識形態與選舉制度,這一可能性甚低。如此一來,西方影響力退潮速度將不變或加快[9],於是慣性誘導自身採取某些強硬動作意圖遲滯這趨勢,之後世界將處於漫長的「溫戰」歲月并可能持續到本世紀後期,直到西方退潮的大勢基本確定並完成,自身多數人民也接受了這一事實後,世界才將又回歸冷和平。

著作

  • 北京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应对危机:美国国家安全决策机制,时事出版社,2001年
  • 北京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发达国家政府管理制度文库,时事出版社,2001年
  • 金灿荣主编,多边主义与东亚合作,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
  • 王辑思 总主编、金灿荣 分册主编,中国学者看世界3:大国战略卷,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 金灿荣主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国际问题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 金灿荣编,美国二十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 金灿荣,大国的责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 金灿荣,中国的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 金灿荣等,和平发展:大国的责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0]

參看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 金灿荣

参考文献

  1. 《著名战略学者金灿荣教授与300多名企业家共话“走出去”》:“金灿荣,1962年12月26日出生于武汉。”
  2. . [2015-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3. . 荆楚网. 2007-03-13 [2015-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4. . [2016-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8).
  5. . [2019-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9).
  6. 金燦榮-武器發展造成五百年未有之變局
  7. 金燦榮談台灣問題
  8. 金燦榮-2019年10月人大演講
  9. . [2017-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10. . [2016-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8).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