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將軍

鎮國將軍鎮國大將軍中國明、清兩朝時的爵名。在明朝用以授郡王諸子;而在清朝時為宗室封爵的第九級,在不入八分輔國公之下,一等輔國將軍之上。

明朝

明朝時,除了郡王長子(嫡長子的封號)外,原則上一律封鎮國將軍(但也有因為是濫妾所生,降等為輔國將軍的)。從鎮國將軍開始,不可世襲,諸子皆降一等封將軍或中尉,至奉國中尉則不再降等[1]

  • 鎮國將軍的正妻稱鎮國將軍夫人。鎮國將軍的俸祿為每年1000石(一半本色糧,一半鈔;嘉靖四十四年改為三分本色糧,七分折鈔)。
  • 鎮國將軍之子全封輔國將軍[1][2],女兒稱郡君。郡君的俸祿為每年400石(四分本色,六分折鈔;嘉靖四十四年改為二分本色,八分折鈔)[3]

以下著名人物曾經受過這個封號:

  • 沐英:洪武三年(1370年)封。
  • 李杰
  • 張貴
  • 朱祐楑朱見澱庶二子,初封鎮國將軍,嘉靖四年進封淮莊王,十六年薨。

清朝

清朝时期的镇国将军(满语转写Gurun-be Dalire Janggin)是宗室的一种爵位,其地位次于不入八分辅国公,高于辅国将军,为不入八分公的一种。

参考文献

  1. 《皇明祖訓·職制》:「凡郡王子孫,授以官職。子授鎮國將軍。孫授輔國將軍。曾孫授奉國將軍。玄孫授鎮國中尉。五世孫授輔國中尉。六世孫以下,世授奉國中尉。」
  2. 《大明會典》卷五十五:「(郡王)次嫡、庶子俱授鎮國將軍。鎮國將軍之子,授輔國將軍。輔國將軍之子,授奉國將軍。奉國將軍之子,授鎮國中尉。鎮國中尉之子,授輔國中尉。輔國中尉以下,俱授奉國中尉。」
  3. 《明會典》卷三十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