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潮

钱江潮,又称海宁潮,是钱塘江下游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钱江潮一日两次,相隔约12小时,潮头最高时达3.5米,潮差可达8-9米。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是流传千年的传统观潮节。

形成原因

杭州的钱江大潮,2009年8月7日
2020年10月3日(农历八月十七)钱江潮通过三堡

钱塘江河口是典型的喇叭形河口,内口小,外口大,在最外侧芦潮港至外游山连线河口宽度有98.5千米;到了澉浦一带则只有19.4千米,潮水水位也比外侧增加了一倍,多年平均5.58米,最大记录8.93米;自澉浦以上,河床逐渐迅速升高,水深变浅,因而形成钱塘江潮水,自海宁尖山开始,溯江百余千米,至杭州闸口后逐渐消失。钱塘江潮水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二:一即其喇叭形河口的地貌特征扩大了潮水的能量,导致潮水水位较高;二即澉浦以上河段存在的巨大沙坎,导致河床迅速抬高。古人对潮水的成因早有认识:东汉的王充在《论衡》就谈及涌潮随着日月盈亏变化,进入河道中由于水深较浅而激起潮涌;北宋的燕肃则在《海潮论》提出钱塘江潮水作用于河口的沙坎,潮水的前锋受阻而后浪堆叠形成潮高。

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吴王夫差所杀,他死前声称要在吴国都城门下用自己的眼睛看越国人攻陷吴国,夫差于是大怒,将伍子胥抛尸江中,任意飘荡,随着潮水来往。后来,越王勾践诛杀功臣文种,将文种葬在国之西山。后来人们认为钱塘江潮水的前潮为伍子胥所化,而后潮水为文种,《吴越春秋》则称钱塘江潮水为伍子胥之神力造化。旧时,吴人有在潮水到来之时下江在潮水中破浪前行,也被称为弄涛或者弄潮,古代官员有立碑刻石以禁止这一行为。古人中或有葛洪云潮水为“天河汹涌”所致,或有《洞真正一经》云“地机翕张”,以阴阳之说论证潮水的形成。[1]

民俗信仰

钱塘江涌潮声势极大,破坏力强,为古人视为神明。古代吴越王筑塘未成乃募弓箭手五百射潮,元明清各代江口各州县都设有海神庙、潮神庙、镇海铁牛,杭州的六和塔和海宁的占鳌塔也是古人修建以图镇压潮水的建筑。沿岸都兴建潮神庙,祈愿海波平静。伍子胥张夏钱镠是现代最为人所知的三位潮神,此外南宋《东京梦梁录》还记载有“十潮神”,元代《钱塘遗事》记载有“十二潮神”,清代的《告潮神文》中则有伍子胥和文种两名潮神,潮神种类多样,民间公认的潮神为伍子胥,但各家庙堂祭祀的潮神都不尽相同。清代由于海塘经常毁坏,统治者对此束手无策,只能大力兴建潮神庙引导民众信奉神明,同时加封儒家封号来教化百姓。[2]

参考资料

  1. 吴庆抵 (编). . 卷二十三. 杭州. 民国十一年. 江潮.
  2. 杨丽婷.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9, 31 (4): 1–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