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歷史

閩侯歷史始於漢朝,當時属会稽郡东部都尉。东汉东部都尉留一员候官(主管斥候的军候)镇守此地,因而又称候官、东候官。建安年间,称侯官县。

太康三年(282年)设寧德縣,划侯官县温麻船屯设温麻县,属晋安郡。之後析侯官县,置原丰县、温麻县兩县。南朝梁天监年间,侯官跟原丰合并,成为东侯官,温麻县不變。

改东侯官为原丰县,后更名闽县。析闽县,置侯官、长、福宁、新宁、温麻五县;之後侯官县再度併入闽县。武周长安二年(702),析闽县西十二乡复置侯官县。

宋明清期間本縣歷史未明,但明朝閩候依然是地方名稱。

民國二年(1913年)3月,闽县、侯官两县合并为闽侯县。1933年又分拆為閩縣、侯官兩縣[1]。1944年又改名为林森县,以紀念林森。1946年劃出县城设福州市

解放後,1950年4月復名闽侯县。

參考資料

  1. 轉知福建省設置廈門市及閩縣侯官縣 出處:廣東省政府公報,1932,第227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