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語語法

閩南語語法描述閩南語的如何建立句子、詞組以及單詞等結構的規則。如同其他漢語語言,閩南語是分析語,名詞沒有格位性別和數量的區別,但需使用量詞,動詞不分人稱和數量,但會用助動詞或動詞補語來表示時態語氣 ,並可有多個動詞置於同一個句子中,即所謂連動結構。

閩南語的規範機構是中華民國教育部

句式

閩南語標準語序是主動賓語序。補語置於動詞前或受詞後。如果從情境中可以判斷人稱時,可以省略人稱(pro-drop)。數詞、形容詞、指示詞和關係子句等置於被修飾詞前方,即所謂重點在後(head-final) 介詞有些前置,有些後置,許多前置介詞為伴動詞(Coverb)。

在某些句型中會將賓語提前,例如「我共你講(Guá kā lí kóng)」,「你共我記咧(Lí kā guá kì--leh)」、「錢予我」等,具有加強語氣等功能。

疑問句

閩南語的是否問句有兩種,一種是用「敢」(kám),「你敢欲去(Lí kám beh khì)」,另一種一是在句末加上否定詞(無、袂、未、毋),「你食飽未(Lí tsia̍h-pá--buē)」。 [1]

被動句

受詞+予(hōo)+主語+動詞,例如「我予老師罵(Guá hōo lāu-su mē)」,此為被動語態。

代詞

人稱代詞

閩南語的特點之一是第一人稱複數區分包含式和排除式,也就是說,在表達「我們」的時候會因是否包括「你」而用不同的字。這在其他漢語語言中較少見。閩南語的複數人稱代詞皆有 -n 字尾,是由「儂」字合音而成。

第一人稱 第二人稱 第三人稱
排除式包含式
單數 guá、阮 gún你/汝 i
複數 guán / gúnlánlín𪜶/怹 in

其他:家己(ka-kī 第一人稱單複數通用)、逐家(ta̍k-ke 任意人稱複數代名詞)

指稱代名詞

指物 tse彼/許 he
指地 tsia遐/許 hia

動詞

閩南語動詞不分人稱和數量。

語氣主要區分現實(realis)與否,用助動詞或補語標記。現實語氣用「有(ū)」標示,可以省略。非現實(non-realis)語氣包括「欲(beh/bueh)」表示有動機、可能發生,「會(ē)」表示高度可能,「請(tshiánn)」表示祈使,其中只有「請」可以省略而不影響語意。[1]

相較於標準漢語,閩南語較常將過去式區分出來。[1]

補語

閩南語有許多動詞補語表示可能性、程度、慣常、時間:[2]

閩南語意思例句標準漢語
可達成且已達成寫有完寫得完
可達成但尚未寫會完
單一事件寫了真濟寫得很多
慣常寫著真濟
程度,過去式睏甲飽睡得飽
程度睏予飽

否定

閩南語有六個否定字:無、袂、未、毋、免、莫 。功能分別如下:[2]

拼音功能
完成式、慣常式(habitual)、表示想要(如「瓜無甜」,表示希望瓜是甜的)
可能性、允許、表示不想要(如「瓜袂甜」,表示不希望甜味)
buē/bē用在更先前的時間
期望、禁止
bián表示責任
mài反對

數字

數字的表示方式基本上和標準漢語相同,唯發音不同,而且區分文讀音和白讀音。在大多數情境下都使用白讀音,但在稱呼個別數字、電話號碼、年份或某些固定詞語中會使用文讀音。[2]

名詞

名詞不分數量、性別和格位。標準漢語中少部份指人的詞可以用「們」來指示多數,閩南語無此對應。[2]

許多名詞用「仔(a)」結尾。「仔」字本來是指小詞(diminutive)字尾,但現在已經失去該意涵。許多詞不一定要加上這個字尾,例如「狗仔」、「賊仔」等。閩南語的「仔」和標準漢語的「子」是同源,但許多名詞只在閩南語或標準漢語中有字尾,如閩南語「藥仔」在標準漢語中是「藥」,標準漢語的「鏡子」在閩南語中是「鏡」。[2]

接在數字或指稱後面時,名詞前面需有量詞。閩南語最常用的量詞是「个(ê)」。如果可以由情境中得知,量詞後面的名詞可以省略。[2]

與標準漢語的差異

閩南語第一人稱複數有區分是否包含對方,「咱」表示包括「我們,包括你」,「阮」表示「我們,不包括你」。

閩南語通常不使用「的、得、地」,例如「七月半(的)鴨仔」、「食(得)緊弄破碗」、「恬恬(地)食三碗公」。

閩南語在許多情境下需將受詞提前,例如表示完成體貌的「矣」不能接在受詞後,因此要用「我飯食飽矣(Guá pn̄g tsia̍h-pá--ah)」。標準漢語中,「了」可以直接放在句尾,如「我吃飽飯了」。[2]

數量詞疊字時,標準漢語可以只重複量詞,可以說「一粒粒」等,但閩南語必須連數詞一起重複,說「一粒一粒」。

北京官話的「做不做」問句不存在於閩南語中。[1]

參考資料

  1. Cheng, Robert L. . Language. 1985, 61 (2): 352-377. doi:10.2307/414149.
  2. Lin, Philip T. . Greenhorn Media. 2015. ISBN 978-0-9963982-0-6.

參見

  • 漢語語法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