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門隧道 (國道2號)

關門隧道日语: Kanmon tonneru */?)是位於日本關門海峽下的海底隧道,連接了山口縣下關市福岡縣北九州市;其屬於國道2號的一部分,由西日本高速公路九州支社負責管理,為收費道路隧道,也是世界第一座海底的道路隧道。為了與鐵路山陽本線關門鐵路隧道區別,通常會以關門國道隧道 Kanmon kokudō tonneru)稱呼。

關門隧道
門司側車道出入口
概览
地点關門海峽
状况使用中
道路國道2號
起点山口縣下關市
终点福岡縣北九州市門司區
启用于1958年3月9日
業主國土交通省
单位西日本高速公路九州支社
通行类别汽車行人
技术数据
长度3,461公尺(車道)
车道数單側1車道(雙向2車道)
速度60km/h(速限:40km/h)
最低海拔-56m(車道)-58m(人行道)
關門隧道 下關側車道出入口
關門隧道人行道。圖片中央處為山口縣與福岡縣交界(從下關側拍攝)

在關門海峽除了本隧道外,還有在來線使用的關門鐵路隧道、以及新幹線使用的新關門隧道,本隧道是其中唯一的道路用隧道[1],也一併設置了可供行人徒步通行的人行隧道[1],行人穿越隧道不須付費,但僅於每天上午六點開放至晚上十點[2]

隧道全長3,461公尺,實際位於海底的部分為780公尺[3],最低點位於山口縣與福岡縣的交界處,為關門海峽的海平面下56公尺(車用隧道)以及58公尺(人行隧道)。

歷史

在關門海峽下方第一個貫通的是1942年完成的關門鐵路隧道[4],關門國道隧道則是建於鐵路隧道的東北側約5公里處。

1937年8月開始進行調查用隧道的試掘開挖工程[4]1939年4月完工;調成隧道完成後的隔月,主隧道的工程即開始進行,1942年5月海底段的主隧道貫通,但由於地質問題以及因同時期發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工程資材不足,使得工程在1945年6月至時中斷[4]

直到1952年依據道路整備特別措置法恢復工程,最後隧道在1958年3月9日通車啟用[4],總工程費用約為52億圓[5],在當時也是全世界第一條海底的道路隧道,由於同時也設立了人行專用隧道,行人可以以徒步方式從本州穿越海底到達九州,在當時成為話題,也因此吸引了來自日本各地大量觀光客到此[4]

連接道路

設施名 連接路線名 大阪
(公里)
備考 所在地
國道2號 廣島山口方向
下關收費站 縣道258号武久椋野線 山口縣
下關市
下關側人行道出入口
關門廣場(原下關停車區)
國道9號 未與車道段相連接
門司側人行道出入口 縣道261號門司東本町線 未與車道段相連接 福岡縣
北九州市
門司區
門司停車區 2006年2月28日廢除
門司收費站
國道2號(連接國道3號福岡小倉北方向

交通

至人行隧道入口的交通方式。

發行物

  • 1958年3月9日發行關門隧道通車紀念郵票(面額10圓)。

參考資料

  • 關門隧道建設之碑(下關側人行道入口)
  • ロム・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編). . KAWADE夢文庫. 河出書房新社. 2005-02-01. ISBN 4-309-49566-4.
  1. ロム・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編) 2005, p. 87.
  2. . 北九州市觀光站. [2019-03-02] (日语).
  3. . 國土交通省九州地方整備局關門航路事務所. [2019-03-02] (日语).
  4. 浅井建爾. 初版. 日本實業出版社. 2001-11-10: 240. ISBN 4-534-03315-X.
  5. (PDF). 西日本高速公路. [2019-03-02] (日语).

相關條目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關門公路隧道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