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历史

阿根廷历史一般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前哥伦布时期或早期历史(至16世纪),殖民时期(1530年至1810年),国家建设时期(1810至1880年)和现代阿根廷历史(约1880年至今)。

历史系列条目
阿根廷历史
阿根廷主题

印第安人時期

16世紀前居住著約30萬印第安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區、東北部林區、拉普拉塔河流域、潘帕斯平原、巴塔哥尼亞及火地島等地。大部分印第安部族處於原始公社階段;少數部族開始向階級社會過渡,在玉米馬鈴薯、煙草等的種植,石砌住房、灌溉系統、道路橋樑的修建以及弓箭、戈矛、陶器的製造和紡織諸方面,已經具有一定水平。

西班牙的殖民統治期

欧洲人第一次发现阿根廷这个地方是在1502年,是被阿美利哥·维斯普西发现的。后来西班牙的胡安·迪亚斯·德索利斯于1516年和1536年抵达这里,并在后一次建立了一个居民点。1580年,西班牙人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建立了永久殖民地。

16世紀初,西班牙殖民者分兩路侵入阿根廷,一路從大西洋侵入拉普拉塔河地區,1527年由S.卡波特率領的西班牙考察隊在巴拉那河羅薩里奧附近的聖斯皮里圖斯建立第一個西班牙殖民據點。1536年2月,安东尼奥·德·门多萨率領的另一支西班牙遠征隊到達拉普拉塔河地區,建立布宜諾斯艾利斯城,阿根廷開始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580年西班牙在亞松森的統治者J.德·加拉伊將布宜諾斯艾利斯劃歸亞松森管轄,阿根廷西北部劃歸智利都督區管轄。1776年,西班牙設置以布宜諾斯艾利斯為首府的拉普拉塔总督区

獨立運動

1806和1807年,英國軍隊兩次入侵拉普拉塔地區,均遭失敗。抗英鬥爭的勝利,鼓舞並推動了拉普拉塔地區人民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和爭取獨立的鬥爭。1808年拿破侖一世入侵西班牙,這成為阿根廷人民爭取獨立的良好時機。1810年5月25日,在革命領袖马里亚诺·莫雷诺曼努埃尔·贝尔格拉诺等人領導下爆發反對西班牙統治的「五月革命」,成立了拉普拉塔臨時政府。1816年7月9日在圖庫曼召開國民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宣佈拉普拉塔聯合省獨立。

1826年-1880年

拉普拉塔聯合省獨立後,集權派和聯邦派的鬥爭激烈。集權派主張建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政體,聯邦派主張建立聯邦制政府,各省自治。1826年2月7日,里瓦達維亞被選為拉普拉塔聯合省第一任總統,但遭到聯邦派的激烈反對。1827年6月28日,里瓦達維亞被迫辭職。1829年12月,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武裝部隊司令羅薩斯在聯邦派支持下擔任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省長。1835年強迫省立法會議授予他“無限權力”,建立了阿根廷歷史上最殘酷的獨裁統治。1852年2月3日,羅薩斯政權被聯邦派烏爾基薩所推翻。

1852年,烏爾基薩主持召開聖菲制憲會議。1853年5月1日制定阿根廷國家憲法,建立了阿根廷邦联共和国。1854年2月13日,他被選為阿根廷邦聯總統,不久把首都遷往巴拉那。布宜諾斯艾利斯集權派拒不承認巴拉那政權,於是阿根廷出現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1861年,集權派首領巴托洛梅·米特雷率軍打敗烏爾基薩。次年,米特雷當選為總統,宣布布宜諾斯艾利斯為臨時首都,阿根廷正式成為統一國家。1880年9月布宜諾斯艾利斯被定為共和國永久首都。

1880年-1930年

19世紀中葉,在薩米恩托总统的鼓勵下,歐洲大批移民抵阿根廷。英國勢力開始在阿根廷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阿根廷暂时解决与智利的边界争端,其中分别为1899年的阿塔卡马高原争议,1881年智利和阿根廷之间的边界条约以及1902年仲裁条约。罗卡政府和他的追随者与阿根廷寡头结盟,其中特别是大土地所有者。

臭名昭著的十年(1930年—1943年)

1929年,根据世界标准,阿根廷是一个富裕国家。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大萧条,在1929年,阿根廷的繁荣结束。1930年,阿根廷爆发由阿根廷爱国组织支持的军事政变。

自20世紀30年代起出現軍人與文人交替執政的局面。

1943年革命

平民政府似乎与盟军接触并加入,但阿根廷军队(和普通阿根廷公民)的多数官员由于担心共产主义的蔓延而反对。大部分人支持保持中立,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

1943年6月4日,一个和军队秘密结盟的组织,联合官员集团向阿根廷总统府集合,要求总统下台。在几个小时的威胁下,总统宣布辞职。

庇隆时代

1946年,将军胡安·庇隆成为总统。他的民粹思想成为庇隆主义。他的妻子爱娃·庇隆在去世之前,担任政治上的领导角色。[1]在1943年至1946年间,庇隆通过关闭110家出版商建立审查制度。[2]在胡安·庇隆的统治时期,工会组织数量和政府活动增加。[3]

他的政府遵循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并且尝试着减少对于其他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庇隆扩大政府花费。他的政策导致国内的通货膨胀。从1948年初至1950年初,比索贬值70%。在1951年,通货膨胀率达到50%。[4]

1950年代至60年代的阿根廷政变不断。阿根廷面对不断的社会和劳动力需求。

反对派被投入监狱。一些人受到拷问。

20世纪80年代

1982年,加尔铁里总统下令出兵收复马尔维纳斯群岛,最后以失败收场。(详情参见马岛战争)1983年,激进公民联盟(UCR)候选人劳尔·阿方辛当选总统,开始惩处在肮脏战争时期犯有反人类罪行的军人集团,军事法庭给所有政变领导人下了判决书。但在军方压力下,他也制定停止追究法义务服从法,停止检举指挥系统下层的军官。[5][6]阿根廷同智利和巴西的关系得到修补,通货膨胀却更甚以往,人均收入一跌再跌。庇隆党人卡洛斯·梅内姆在1989年的竞选中获胜,社会动荡和游行抗议迫使阿方辛提前辞职。[7]

梅内姆拥抱新自由主义[8]固定汇率、放开商业管制、实行私有化,并拆除贸易壁垒,暂时重振经济。他赦免阿方辛执政期间获刑的官员。1994年宪法修正案允许他连任。好景不长,20世纪末的外国金融危机暴露出汇率缺乏弹性、严重依赖外资的弊端,引发外资撤出、出口崩溃、大量企业破产的危局。[9]费尔南多·德拉鲁阿领导的激进党在1999年选举中重夺执政权。[10]

2000年至今

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阿根廷第一位由民主选举产生的女总统。

尽管危机开始恶化,德拉鲁阿依旧维持梅内姆的经济计划,民怨滋生。冻结银行存款以大规模的资本外逃为回应,产生新的动荡。2001年12月的暴乱迫使德拉鲁阿辞职。[11]国会内部选举并任命爱德华多·杜阿尔德为临时代理总统,任期到2003年12月10日。他废除了梅内姆设立的固定汇率体系。[12]2002年底,危机开始缓解,而两名抗议者的身亡迫使他提前交权。在之后提前举行的总统大选中,由左派正义党候选人内斯托尔·基什内尔当选。[13]

内斯托尔·基什内尔施行的新凯恩斯学派经济政策鼓励下,[14]经济危机告终,显著的财政和贸易盈余得以实现,在危机中膨胀的贫困阶层向中产阶层过渡。[15]在他的治理下,阿根廷偿清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全部债务,[15]废除了停止追究法和义务服从法,[16]并恢复对人权纪录不良的军官的整肃。面对天文数字的违约债务,政府主导了两次债务重组。2007年底,基什内尔总统宣布将不竞选连任,并帮助其妻,参议员克里斯蒂娜参选。克里斯蒂娜于2007年10月的总统大选中以46.29%的票数当选,[17]并于2011年连任,但经济萧条、外汇管制、进口限制、通货膨胀、腐败渎职、与美国秃鹫基金间的债务矛盾与违约问题、副总统阿马多·布杜的渎职丑闻、以及调查1994年犹太中心汽车炸弹事件的联邦检察官阿尔贝托·尼斯曼于2015年1月18日离奇死亡,其于死前称总统克里斯蒂娜、外交部长赫克托·蒂梅尔曼及其他官员协助掩盖恐怖袭击真相,并于1月19日将前往国会听证会,使得总统克里斯蒂娜及其所在的正义党胜利前线的民调支持率接连下滑,在国内及国外阿根廷使领馆接连出现主题为“我是尼斯曼”的“静默游行”,党内也出现由其夫任内的前副总统,现任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省长,总统候选人丹尼尔·肖利所引领的反对声浪,执政党更在2015年4月的首都市长初选中,以首都全部15个区失利的绝对劣势,溃败给由现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市长、总统候选人毛里西奥·马克里所领导的共和议案党(PRO)。[18]

参考资料

  1. Barnes, John. Evita, First Lady: A Biography of Eva Perón. New York: Grove Press, 1978.
  2. Foster; 等. . Greenwood. 1998: 62. ISBN 978-0-313-30319-7.
  3. Todo Argentina: Perón (西班牙文)
  4. INDEC (precios) 存檔,存档日期2008-11-18.
  5.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8).
  6.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8).
  7. Galasso 2011, pp. 533–549, vol. II.
  8. Epstein & Pion-Berlin 2006, p. 6.
  9. Epstein & Pion-Berlin 2006, p. 9.
  10. Galasso 2011, pp. 551–573, vol. II.
  11. Galasso 2011, pp. 575–587, vol. II.
  12. Epstein & Pion-Berlin 2006, p. 12.
  13. Galasso 2011, pp. 587–595, vol. II.
  14. Epstein & Pion-Berlin 2006, p. 13.
  15. Epstein & Pion-Berlin 2006, p. 16.
  16.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4).
  17. Galasso 2011, pp. 597–626, vol. II.
  18.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