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地

陀地香港粵語詞彙,原指土地神

黑社會

在黑社會詞彙裡,陀地是指某一黑幫組織把某個區域當作自己慣常活動的地區[1]。根據常規,其他黑幫社團的成員不能跨境進入其他黑幫的陀地[1]。陀地一詞亦被引伸到代表某地區的有勢力黑幫人士[2][3],相當於臺灣人所稱的角頭

由於在1980年代及1990年代期間,香港的電影業和電視業常在拍攝外景時被流氓要求給付保護費[4],所以陀地亦有保護費的意思[5]

值得一提的是,收陀地不是香港獨有。曾有香港電影製作隊伍在中國大陸拍片時被當地黑幫人士要求交陀地費[6]

妓女

在香港的黃色事業裡,「陀地」有來自香港當地的妓女的意思[7],以便區分來自不同地方的妓女(例如北姑)。

參考來源

  1. .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6年: 38頁 [2017-12-26] (中文(简体)‎).
  2. 李雪廬. . : 210頁 [2017-12-26].
  3. 何明新. . 商務印書館. : 148頁.
  4. 陳樹淦. . : 74頁 [2017-12-26].
  5. 曾子凡. .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2008: 110頁 [2017-12-26]. ISBN 978-962-937-147-0.
  6. . 地平綫出版社. 1992: 45頁.
  7. . 香港蘋果日報. 2011-07-14 [2017-12-25]. 其中一名本地鳳姐(俗稱陀地)...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