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華

陳淑華
第1-2屆臺中市議會議員
第6
现任
就任日期
2010年12月25日
第15-16屆臺中市議會議員
第4
任期
2002年3月1日-2010年12月25日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970-12-23) 1970年12月23日
政党 民主進步黨
学历東海大學政治學系

陳淑華(1970年民主進步黨黨員,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現任第三屆臺中市(直轄市)議員

政見

屆別政見備註
第一屆直轄市臺中市市議員市民導向的市政監督,確立市民才是台中市的主人。
壹、強化治安:
1、切斷不肖人員與非法行業間的臍帶,揪出不法、揪出包庇、端正警紀,才能真正改善治安。
2、治安監控、通報系統電子化,建構迅速處理治安事件能力。
3、強化民力參與,建立牢固社區聯防體系。
貳、就業經濟:
1、督促市府發展策略性產業,擴大就業市場、提供勞動機會。
2、強化市府就業輔導媒合工作,縮短待業、失業期間,創造穩定就業環境,提升勞動所得。

3、督促市府完善開發水湳機場原址,建設成台中曼哈頓。
4、市府應有明確住宅政策,讓人人有住房。
參、都市建設:
1、建設數位台中直轄市—政府數位化、教育數位化、服務數位化、城市數位化。
2、因應台中市升格直轄市,重新擬定大台中都市計劃,迎接台中蛻變成國際大都會。
3、全力爭取中科特定區採市地重劃辦理開發,建設成台中科技都心。
4、加速整治筏仔溪,建設成生態、休憩的親水園區[2]
肆、整治交通:
1、推動成立台中市捷運局,專責捷運施工,避免捷運工程品質淪為文湖線第二。
2、大台中市捷運路網規劃內容應公開透明,避免黑箱作業。
3、督促加速開發逢甲商圈附近公有停車場。
4、推動市政路延伸工程並銜接打通福林路,改善台灣大道、五權西路交通壅塞,串連新市政中心、台中工業區、中科水湳機場。
伍、社會工作:
1、獎助生育、補助養育、強化托育、完善教育,建構優質幼童成長環境,讓父母無後顧之憂。
2、督促市府積極辦理弱勢者就業輔導,提供弱勢者穩定工作。
3、檢討並放寬各項福利津貼申請標準,並簡化申請手續。
陸、教育文化:
1、家庭、學校、社區教育一體化。
2、加強培養學童本土觀、國際觀。
3、督促市府重視惠來遺址,強化先民文化生根工作。
第二屆直轄市臺中市市議員1、市府應有完善的住宅政策,讓人人有住房。
2、獎助生育、補助養育、強化托育,建構優質幼童成長環境;爭取0―6歲育兒津貼,讓年輕父母喘口氣。
3、嚴密監督12年國教運作及執行,確保國教公平,讓孩子勇於追夢。
4、以大格局制訂筏仔溪周邊都市計劃,並以重劃方式辦理整體開發。
5、推動市政路延伸工程,並督促市府打通福林路、福順路,改善台灣大道、五權西路交通壅塞,串連新市政中心、台中工業區、中科、水湳經貿園區。
6、督促市府儘速辦理中科附近地區,林厝、廣福、永安、協和等里佈建自來水幹管,以改善民生用水。
7、督促市府發展策略性產業,擴大就業市場,創造工作機會。
8、強化市府就業輔導媒合工作,縮短待業、失業期間;創造穩定就業環境,提升薪資所得。
9、推動建構微型創業平台,提供優質青年創業環境。
10、檢討並放寬各項福利津貼申請標準,並簡化申請手續。
11、降低申請門檻,擴大補助65歲以上老年人健保費及安裝假牙。
12、強化治安、端正警紀,補足警力、裝備,基層警察業務單純化。
13、建構警民聯防體系,強化守望相助隊功能;廣設監視器,通報系統電子化,加強處理治安事件能力。
14、強化婦女人身安全教育,確保婦幼不會成為犯罪受害者。
15、規劃整合捷運及公車路網,提供市民真正便捷化的大眾運輸服務。
16、營造台中地方文化特色,加強國際與區域文化交流;督促市府重視惠來遺址,強化先民文化生根工作。
17、加強國民教育本土化與國際化,落實培養學童本土觀與國際觀。

資料來源

  1. . [201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1).
  2. 筏仔溪環改 林佳龍立委建議打造「世界的筏子溪」

參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