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頓撞擊坑

霍頓撞擊坑英語:)位於火星水手號谷東南方、阿爾及爾平原北方的高地上,直徑152.66公里,是預計於2011年發射的火星科學實驗室四個登陸候選地點之一。名稱來自美國天文學家、太平洋天文學會創辦人愛德華·辛格登·霍頓(Edward Singleton Holden)。

霍頓撞擊坑
撞擊坑西南側山壁,由THEMIS所照
行星火星
區域阿爾及爾平原北方
坐標26.4°S 34.0°W / -26.4; -34.0
火星方格列表珍珠湾區
直径153.8(95.6英里)
命名愛德華·辛格登·霍頓

此撞擊坑有古代水流活動的遺跡,如從西南方流入的烏斯缽谷洪水、撞擊坑壁沖蝕溝末端的沖積扇,而最特別的是裸露出的沉積物,其中含有黏土。這些特徵使得霍頓撞擊坑被選為預計2011年發射的火星科學實驗室的登陸候選地點,以研究古代水文氣候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霍頓撞擊坑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