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
黏土,俗作粘土(均讀作),是有黏性的泥土[1],一般指颗粒小於2微米且可塑的多种含水硅酸铝盐矿物混合體。除了铝外,黏土还包含少量镁、铁、钠、钾和钙等元素。

爱沙尼亚的第四紀黏土
黏土一般由硅酸盐矿物在地球表面风化后形成。但是有些成岩作用也会产生黏土。在这些过程中黏土的出现可以作为成岩作用进展的指示。黏土也可由麵粉等做成。所有有黏性且可塑型的物質均稱黏土。
土壤中的黏土
含有黏土的土壤非常容易結合水、礦物質和有機營養,原因在於顆粒非常小的黏土的相對表面大以及其表面的導電性。有些礦物可以吸收水、正離子和有機分子後再將它們釋放出來。
一些黏土矿物
应用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 汉语大词典编纂委员会 (编). . 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2: 138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