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中山佛教遺址

霧中山佛教遺址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城南,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東漢。2002年12月27日公佈為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東漢永平十六年(西元74年),印度有高僧摩騰竺法蘭在這裡建立了普照寺,是中國第二座佛教寺廟,僅比洛陽白馬寺晚了六年。明宣宗,改名為開化寺,直到今日[2]。霧中山除了是最早的佛寺之一,也是佛陀貝葉經南傳首地[3]。明代是霧中山佛教極盛時期,明末清初,霧中山一百多座庵寺毀於戰事。1992年,四川政府重新修復部份廟宇,包括開化寺,該寺由峨眉山高僧普觀大師任住持,果章大師任監院,後再由果章大師接任接王亭寺住持,再之后照力法师接任住持,2019年10月份普浩法师代理住持。

霧中山佛教遺址
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城南
時代東漢
編號62
登錄2002年12月27日

霧中山,原名大光明山,也稱天誠山或霧山。詩人陸游曾遊於此地,賦詩注云:『青霞嶂、碧玉潭皆霧中佳處。』

主要遺跡

礄獅坪
兩座明代石獅保存良好,碑坊上還可以清楚看見『明代萬曆六年』等字。
天國名山坊
在地震後僅剩下兩座石柱保存良好,柱面上刻有明代狀元楊升庵的兩副楹聯:『春水夏雲,秋月冬風,寶地占四時之景。西瞿東勝,北盧南瞻,京天統萬法之宗。』
接王亭
明代王圻在《游霧中山》中寫道:『紺宮眾宇,皆洪武時(1368-1398年)修,壯哉一大祗園也。』祗園就是佛寺,這就是在描述接王亭,接王亭也在戰亂中被焚毀,明末清初原址重建,現今還存在三殿及經堂、齋堂等。

定期法會

  • 新春祈福會 大年初一
  • 報恩祈福會 五一勞動節
  • 開山供天會 五月十八
  • 息災祈福會 六月十三
  • 盂蘭超度會 七月十一至十四
  • 感恩祈福會 十一國慶日
  • 果章大師聖誕會 冬月十七
  • 歡喜團年會 臘月初八

註釋

  1.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的通知』,川府發(2002)23號,2002年12月27日,省政府同意省文化廳提出的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1處和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13處,現予公布。 請各地和有關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四川省文物保護管理辦法》的規定,認真做好所轄境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工作。 附件 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名單。《四川政報》,2003年第6期,9-12頁
  2. 張愛敬. .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2-09-04.
  3. 赵立明、肖明. .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