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鐵金剛

霸王鐵金剛》(The Man Who Would Be King),1975年上映,是描述19世紀初期兩名英國老兵在英屬印度西北邊境外冒險犯難的故事,由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魯德亞德·吉卜林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

霸王鐵金剛
The Man Who Would Be King
基本资料
编剧魯德亞德·吉卜林(原著)
主演史恩·康納萊
米高·肯恩
语言英語
各地片名
香港
臺灣

劇情概要

丹尼·德維托(史恩·康納萊飾)和比奇·加利文(米高·肯恩飾)是19世紀初英國駐印度部隊中的一對老兵,退役後並未返回英國,而是計畫取道開伯爾山口前往古老的卡菲爾斯坦地區,預備憑藉豐富的作戰經驗以及現代化的來福槍,征服落後的當地土邦,從而當上國王。於是兩人備妥槍械彈藥及足夠的補給品,帶著驢子踏上征途。

他們歷盡堅苦地翻越雪山後,終於來到卡菲爾斯坦地區的一個河谷,隨即遇上一場部族間的戰鬥。他們倆以強大的來福槍火力擊退僅有刀槍弓箭等落後武器的侵襲者,並很快地取得受侵擾部落及其酋長的信任。他們將部落中的男子訓練成現代化的英式軍隊,然後帶領這支部隊開始征戰各部落。

在一場以寡敵眾而居於劣勢的戰鬥中,騎在馬上的丹尼胸前中了一支箭,但因被彈鏈擋住而未受傷。不知情的敵人看到他中箭未倒且仍英勇作戰,因而大為震驚,以為他是神明下凡,於是紛紛伏地而拜。自此,丹尼被各部落尊為國王,並在其帶領下,逐漸征服並統一各部落。

該地區的宗教信仰中心是一座位於高山上的神廟。僧侶們得知此事,便派人邀他們前來。起初僧侶們質疑長相不同的外地人不可能是神明,欲置他們於死地。在拉扯過程中,發現丹尼胸前佩戴的共濟會飾物圖案竟然與古時候亞歷山大大帝創立神廟時所刻下的圖騰相同,便相信他是神明下凡。於是丹尼正式加冕成為卡菲爾斯坦的國王。   

在此期間,丹尼和比奇到處搜羅金銀珠寶。比奇想要返回文明世界享受財富,但是丹尼卻自大地認為自己命中註定要當這裡的國王,因而不肯離去。

丹尼看上了當地一位美女,要娶她為王后。這一舉動引起了僧侶的懷疑,他們認為真正的神明不可能與凡人結合。新娘迷信地認為與神明結合會遭天火焚身,在神廟舉行的婚禮上,驚慌的新娘在掙扎中咬傷丹尼,傷口流出的血讓眾人清楚丹尼只是凡人一個,便群起反抗丹尼的統治。僅帶著少數親兵的丹尼與比奇很快落敗,隨即被對方俘虜。僧侶們對丹尼的懲罰是將他置於橫跨萬丈深谷的一座吊橋上,在丹尼高唱英國軍歌聲中,僧侶用刀砍斷吊橋主索。丹尼掉落深谷,久久都聽不到墜地的聲音。

比奇也被折磨致殘,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回到了印度。在隨身攜帶的小包裹中,放置著好友丹尼已經乾枯的頭顱,上面仍然戴著一頂閃閃發亮的王冠。   

中文片名

本片原文片名「The man who would be king」意即「將成為國王的男人」,完全符合劇情;而台灣港澳所使用的中文片名則均與劇情無關。前者使用的片名出處不詳;後者使用的片名,則與飾演「國王」一角的史恩·康納萊先前曾演過的007系列電影的港澳譯名「鐵金剛大破xxx」相似,但兩片內容毫不相干。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