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量竞赛

响度战争音量竞赛英文:loudness war 或 loudness race)指的是混音业(特别是唱片公司广告界)中将母带的音量提升,最早的是简单地增加波形振幅,但发展到後期声音技师以越来越暴力的手段壓縮音波以收窄整条声音的动态范围,再将音波振幅按整体比例向上推。这「竞赛」的发端是业界的艺人或制作人要求自己作品的音量比其他业者突出(例如在播放电视广告时段),行家们互相竞争而造成作品音量逐年有增无减,直到音波压无可压为止。[1]

以同一首歌的音量波型图为例,自1983年起的混音变化。到2000年形成了混音业所诟病的「砖墙压缩」(Brick wall limiting),因为波型图看起来像一幅砖墙而得名
Michael Jackson - Black or White

原理

在短时间内,响度更大的音乐让一般听众感觉声音更好听。所以商业作品希望在响度上不输于其他作品。

假设音量上限为0dB,一个段落原本的响度为:

-4dB -2dB -6dB

响度提升的第一阶段是整体提升(所有响度+2dB),亦即:

-2dB 0dB -4dB

由于第二个响度已经达到最大,无法再进行整体提升,所以只能将未达到最大响度的部分按比例提升(亦即压缩):

-1dB 0dB -2dB

可以看到,压缩以后,响度再次得到了提升。但是动态范围(最大响度与最小响度之差)变成了2dB,而原本的动态范围是4dB。

影响

响度战争让当代的音乐听起来比以前“更响”。主要的负面影响包括:

  1. 由于所有响度都尽量向最大响度靠近,音乐失去了动态范围,变得没有起伏
  2. 习惯听响度较大、没有起伏的音乐以后,听众对音乐的细节产生疲劳、失去兴趣
  3. 损伤听力

参考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