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付款系統

預期付款系統(簡稱PPS),是一種運用預先已設定費率的醫療保險費用報銷方式,而未把實際服務的內容考慮在內。也就是說對於代碼相同的治療,基本上金額是固定的。

支付的項目

這種支付方式是使用一種由美国联邦医疗保险預先設定好的費率,向醫院支付費用的系統。付款通常是根據保險理賠中使用到的各式醫療服務代碼作計費基礎,例如:[1]

  • 住院病人依據醫院診斷相關組的病例分類代碼
  • 根據醫院門診給付分類患者病例代碼
  • 根據當代醫療照護術語匯集對於其他門診病例代碼

歷史

PPS是由聯邦醫療保險和聯邦醫療補助服務中心(簡稱CMS)根據《1983年美國社會安全保險修正法案( Social Security Amendments Act of 1983)》所制定的支付方式,針對昂貴的醫療費用問題的因應方式。無論醫療衛生提供者的服務內容,CMS都根據固定的費率支付。這樣做是為了鼓勵醫院把高昂的醫療費用有所降低。

在2000年,CMS把對聯邦合格醫療中心(簡稱FQHC)的門診醫療報銷系統改變,改用聯邦醫療保險(簡稱Medicare)和聯邦醫療補助(簡稱Medicaid)的預期付款系統。在此系統下,FQHC對享有Medicaid福利的患者所做的每次就診收取固定的費用,而不論門診時間的長短,或是門診的內容。這種PPS的費率針對不同地區的醫療中心會有不同的定價。費率經過各州Medicaid機構的財務會計程序作確定和更新。相較之下,Medicare的FQHC PPS費率(以前稱為統包報銷費率(All Inclusive Reimbursement Rate))在不同的醫療中心都使用相同的費率收費。 [2][3]

其他接受PPS支付的機構

除了FQHC以外,其他向Medicaid患者提供門診服務的單位,同樣採用PPS收費方式的有:

  • 與FQHC相似的單位(根據《公共衛生服務法案》第330條並未獲得聯邦撥款的美國社區衛生中心,但它們其他方面都符合FQHC的地位。)
  • 印第安人醫療服務局所屬的衛生中心[4]
  • 農村衛生診所(迄2018年,在美國的44個州,共有4,300個這樣的診所)[5][6]

另請參見

參考文獻

  1. . Centers for Medicare & Medicaid Services.
  2.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 [24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7 September 2008). 已忽略未知参数|url-status= (帮助)
  3. . Center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Transformation. 23 July 2013 [24 Dec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2 October 2014).
  4. . [24 December 2014].
  5. . [24 December 2014].
  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ural_health_clinic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