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號公敵

是2009年的美國傳記黑幫電影,由米高·曼執導。故事改編自Bryan Burrough的暢銷書《民眾公敵:美國最大犯罪潮及聯邦調查局的誕生1933-1934年》(Public Enemies: America's Greatest Crime Wave and the Birth of the FBI, 1933–34),設定在經濟大蕭條時期,記述著名銀行大盜約翰·迪林傑(John Dillinger)的最後幾年,被聯邦調查局(FBI)探員Melvin Purvis追捕的真實事件。[1]

頭號公敵
Public Enemies
基本资料
导演米高·曼
监制米高·曼
凱文·米舍
编剧羅南·班尼特
Ann Biderman
米高·曼
原著《民眾公敵:美國最大犯罪潮及聯邦調查局的誕生1933-1934年》
Public Enemies: America's Greatest Crime Wave and the Birth of the FBI, 1933–34
作者-Bryan Burrough
主演克里斯汀·貝爾
強尼·戴普
比利·庫達普
斯蒂芬·多爾夫
瑪莉詠·柯蒂亞
史帝芬·朗
配乐艾略特·高登索
摄影丹特·斯賓諾蒂
Paul Rubell
傑弗裡‧福特
制片商相對論傳媒
Forward Pass
Misher Films
TriBeCa Productions
片长140分鐘
产地 美國
语言英語
官方网站http://www.publicenemies.net/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美國 2009年7月1日
臺灣 2009年7月24日
发行商環球影業
预算1億美元
票房2.14億美元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
香港
臺灣

Burrough最初打算做一部有關美國大蕭條時期的犯罪浪潮的電視迷你劇,但卻決定寫一本關於這個主題的書。曼開發了這個項目,雖然這部電影不完全是符合史實,但一些在電影中的拍攝場景位置卻是曾發生過確實事件的。

故事大綱

本片改編自1933年的真實事件,著名銀行大盜約翰·迪林傑與其同夥,除了以周詳且精準的計劃搶遍各大銀行外,就算被逮捕入獄了,總是有辦法大膽地成功越獄,因此成為經濟蕭條時間,貧苦民眾心中的英雄人物。後來,變態殺手「娃娃臉尼爾森」以及搶匪兼綁匪艾文卡爾皮斯,也加入了約翰·迪林傑的行列。同時,調查局局長胡佛則利用追捕著名銀行大盜約翰·迪林傑的計劃,把他的調查局擴大成為全國性的執法單位(後來的聯邦調查局),並交給頂尖幹員梅爾文普維斯追捕這名頭號通緝犯。[2][3]

主要演員

票房記錄

  • 北美票房:9710萬
  • 台北票房:1843萬[4]

參考資料

  1. Mark Harris. . The New York Times. 2009-06-25 (英语).
  2. 頭號公敵 - 奇摩電影
  3. 頭號公敵 - 開眼電影網
  4. 頭號公敵 - 觸電影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