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昌鴻 (2020年)

颱風燦鴻英語:,國際編號:2014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162020)是2020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4個被命名的風暴。「燦鴻」(寮語)一名由老撾提供,即檀香,一種半寄生性植物,它獨特的安撫作用可以使人清心、凝神、屏除雜念,是修生養性的輔助工具[1][2]

颱風燦鴻
(英文)
正在增強的颱風燦鴻
路徑圖
颱風燦鴻的路徑圖
十分鐘平均風速
颱風JMA130 km/h
(70 kt
中度颱風CWB125 km/h
(35 m/s
強颱風 KMA125 km/h
(35 m/s
颱風 HKO130 km/h
強烈熱帶風暴 PAGASA110 km/h
颱風 TMD130 km/h
(70 kt
二分鐘平均風速
颱風 CMA145 km/h
(40 m/s
一分鐘平均風速
颱風 JTWC150 km/h
(80 kt
概況
形成日期2020年10月4日
消散日期2020年10月17日
最低氣壓965 hPa
瞬間最大陣風185 km/h
影響
影響地區日本
備註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在此热带气旋离开其责任范围之后,没有再更新其风速资料
2020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發展過程

10月1日,一個熱帶擾動在帕哈羅斯岩島西方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0W。

10月4日下午1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中」。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下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對其發布烈風警報。同時,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編號TD16。

10月5日上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6W[註 1]。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014,並命名「燦鴻」[註 2]。同時,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及中國國家氣象中心亦跟隨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下午4時,香港天文台亦跟隨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10月6日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同時,香港天文台亦跟隨將其升格。

10月7日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同時,台灣中央氣象局及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分別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和颱風。下午4時,香港天文台亦跟隨將其升格。

10月11日晚上8時,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降格為熱帶性低氣壓。

10月12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性低氣壓。下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出最後警告。

10月17日上午5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併入鋒面系統

影響

日本

日本氣象廳於10月10日17時至10月11日0時間對三宅村御藏島村發布大雨特別警報。

10月6日至10月11日間,受颱風昌鴻影響,三宅村坪田地區降下了599.0毫米的雨量,為平常年10月降雨量的1.5倍[3]

註釋

  1.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會為所有於其責任範圍內被該部門評定為熱帶氣旋的系統作出編號,由兩位數及一個英文字母組成。英文字母表示該熱帶氣旋形成的區域,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東海)以W表示;而兩位數字則指熱帶氣旋於當年在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區域內形成次序,換言之「16W」即指燦鴻是年內第16個於西北太平洋區域內形成的熱帶氣旋。此編號系統每年重新開始。
  2. 日本氣象廳世界氣象組織指定的西北太平洋區域專責氣象中心,負責該區域內(包括南海、東海)的熱帶氣旋正式編號與命名工作:每當該機構把一個熱帶低氣壓升為熱帶風暴時,該機構亦會依照在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上通過的名稱表作出命名,同時給予4位數字的國際編號。前兩位為當年公元紀年最後兩位數(2020),後兩位代表燦鴻是當年被日本氣象廳14個升為熱帶風暴熱帶氣旋

參考資料

  1. 香港天文台. . [2020-08-17].
  2.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2014-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4).
  3. . 氣象新聞公司. [2020-10-12].

參見

外部連結

太平洋颱風季
主題頁 - 專題 - 編輯指南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颱風昌鴻 (2020年)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