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米雷 (2016年)

颱風米雷英語:,國際編號:1623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262016)為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第23個被命名的風暴。「米雷」()一名由北韓所提供,其意思為回音[1][2]

颱風米雷
(英文)
路徑圖
颱風米雷的路徑圖
十分鐘平均風速
颱風JMA140 km/h
(75 kt
中度颱風CWB145 km/h
(40 m/s
強颱風 KMA145 km/h
(40 m/s
颱風 HKO140 km/h
颱風 PAGASA150 km/h
颱風 TMD150 km/h
(80 kt
二分鐘平均風速
强台风 CMA150 km/h
(42 m/s
一分鐘平均風速
颱風 JTWC165 km/h
(90 kt
概況
形成日期2016年10月31日
轉化日期2016年11月8日
消散日期2016年11月16日
最低氣壓960 hPa
瞬間最大陣風195 km/h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發展過程

踏入11月初,西北太平洋上再有熱帶氣旋發展,當中出現了三擾動的情況。其中一擾動在發展期間吞併了另一擾動後使得它迅速發展,日本氣象廳於是將它標示為熱帶低氣壓。隨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把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且給予編號26W,而日本氣象廳亦在之後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23後並命名此熱帶氣旋為米雷。另一方面,中國中央氣象台和台灣中央氣象局分別地升格為熱帶風暴和輕度颱風;香港天文台則在米雷進入其負責範圍後標示它為熱帶低氣壓,沒多久升格為熱帶風暴。

在米雷增強前一刻,各大天氣預測機構對於路徑上有非常大的分歧,一是認為穿越菲律賓後在越南至海南一帶登陸、一是認為穿越吕宋海峽後在南海消散、一是認為北上移向北太平洋。然而在米雷增強後,大部份天氣預測機構一致認為會北上移向北太平洋,只有少部份則認為會穿越吕宋海峽[3]。此時,它仍在西北太平洋緩慢發展,結構較為散亂,日本氣象廳、中國中央氣象台和香港天文台依然維持熱帶風暴的級別,而台灣中央氣象局維持輕度颱風的級別。受惠於太平洋上的潛熱,米雷開始急劇地爆發對流之餘,螺旋形狀亦漸見明顯,更把附近的熱帶擾動吞併,使其有更大的空間發展成一成熟的颱風。隔後,日本氣象廳、中國中央氣象台和香港天文台將之升格至強烈熱帶風暴的級別,中心風力也開始慢慢加強。

米雷強度不斷增強並達至巔峰,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至颱風級別、中國中央氣象台和香港天文台將其從颱風升格至強颱風、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至中度颱風。隨著它向著較高緯度移動,再加上受到冷空氣影響,增強速度開始減弱,最終在日本以東較遠的海面掠過。日本氣象廳在米雷移到北太平洋附近後,評定已轉化為一股溫帶氣旋,中國中央氣象台、香港天文台和台灣中央氣象局亦在之後認為其已轉化為一股溫帶氣旋。

參考資料

  1. 香港天文台. . [2016年11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8月17日). 鴻雁是一種候鳥,雁群於秋天飛抵朝鮮,然後於早春北飛遠方。雁群於朝鮮的出沒模式與颱風相類似。(繁體中文)
  2.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2016年11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5月31日). 回音(繁體中文)
  3. 星島日報. . 2016年11月1日 [2016年11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1月5日).(繁體中文)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颱風米雷 (2016年)
太平洋颱風季
主題頁 - 專題 - 編輯指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