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丹尼斯

颶風丹尼斯英語:)是創紀錄的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早期在加勒比地區墨西哥灣形成的一場大型颶風。丹尼斯是該颶風季的第4個獲得命名的風暴、第2場颶風和首場大型颶風。该颶風為早期的颶風活動創下數個記錄,成為8月份之前形成的最強大西洋颶風;這個記錄維持了6天,其後被飓风艾米莉超越。

颶風丹尼斯
四級颶風(美國
7月9日,在墨西哥灣上空增強的颶風丹尼斯
形成2005年7月4日
消散2005年7月18日
7月13日起退化成殘留低氣壓
最高風速1分鐘持續 150英里/小時(240公里/小時)
最低氣壓930毫巴百帕);27.46英寸汞柱
死亡直接導致76人死亡,間接致使12人喪生
損失$37.1億(2005年美元
影響地區
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的一部分

丹尼斯以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的四級颶風強度兩度吹襲古巴,並在颶風伊萬不到1年後再以三級颶風標準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西北狹長地帶登陸。在美國和加勒比地區,丹尼斯共造成88人死亡:直接導致76人死亡,間接致使12人喪生,在美國造成的損失達$23.3億(2005年美元);同时在加勒比地區(主要集中在古巴),造成大約相等數量的損失,[1]后来此名称被退役。

氣象歷史

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的強度繪製的風暴路徑圖

2005年6月26日,非洲內陸地區生成了形成丹尼斯的早期東風波[2][3][4]國家颶風中心(NHC)開始監測該氣團。 它後來在6月29日進入大西洋,並向西移動[2]。6月30日,系統明顯地發展,但當時的氣象預報隨後的日子裡形成熱帶氣旋的概率很低,而且衛星圖像未能顯示一個確定的中心,禁止其分類為熱帶氣旋。乾空氣初期抑制其發展[5][6],随后乾空氣減緩,東風波在7月4日發展成熱帶低氣壓[2]。低氣壓很快就橫過格林納達並進入加勒比海,並渐渐受到有利環境因素的影響,例如低風切變和高海面溫度等,令其增強速度加快[7][8][9]。当天稍后时份,系統轉向西北偏西移動,在7月5日達到熱帶風暴的強度,迅速增强,翌日達到颶風強度[2]。7月6日,系統對流逐漸鞏固,氣壓不斷下降,錄得了985毫巴(hPa;29.09英寸汞柱)的大氣壓力。風暴形成明確的風眼中心密集雲團區,表明丹尼斯在7月7日增強為大型颶風[2][10]。當天晚上,颶風中央形成了一個清晰的風眼,約有10英里(16公里)。在此時,颶風經過牙買加海峽,為牙買加海地帶來危及生命的洪災[2]

丹尼斯吹襲墨西哥灣

7月8日早上,這場強勁的風暴以四級強度吹襲古巴格拉瑪省,猛烈的強風襲擊該省,造成廣泛的破壞。“颶風狩獵者”在這段時間內测得173英里每小時(278公里/小時)的風速和938毫巴(hPa;27.70英寸汞柱)的气壓。與陸地的相互作用令風暴短暫減弱,但丹尼斯很快就再度增強,與古巴西岸平行移動。丹尼斯當天晚上達到最高風速每小時240公里,然後在該國的馬坦薩斯省進行第二次登陸[2],再次與古巴山脈的相互作用令風暴大幅減弱[11];但它仍有一個23公里的寬闊風眼[12]。然而,丹尼斯在7月9日進入墨西哥灣,它的氣團系統能夠再次快速重新組織。7月10日,颶風在逼近佛羅里達州期間,第三次達到四級強度,录得最低氣壓930毫巴百帕;27.46英寸汞柱[2]。這將丹尼斯列為大西洋盆地在8月份之前最強勁的颶風;然而,這紀錄在六天後被颶風艾米莉打破,艾米莉更是7月份的第一場五級颶風[13][14]。颶風在逼近佛羅里達州西北狹長地帶期間減弱,最終在7月10日以三級強度登陸聖羅莎島,並急劇減弱。丹尼斯以熱帶低氣壓和殘留低氣壓的強度,往西北偏北方向穿越密西西比河谷俄亥俄河谷,最終在7月18日於安大略省消散[2]

影響

丹尼斯在美國共造成42.3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亦令鑽油平台和開採天然氣的工作暫停[15]。佛羅里達州、阿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州長均宣佈處於緊急狀態。

由於它造成重大破壞,因此該名稱已退役[16][17]

加勒比地区

這場風暴在加勒比地區共造成44人死亡,以及3200萬美金的損失。海地官員宣布撤離海岸線的居民,但許多人沒有聽從[18]。所有學生停課[19] ,大部分航班延誤或取消,學校及政府辦公室在丹尼斯吹襲期間關閉[20]

古巴

古巴国内共约85%電線損毀,幾乎全市停電。丹尼斯在当地造成1092毫米雨量[21],12萬所房屋遭到損毀,其中1萬五千所被完全摧毀。約六十萬人遷移至安全地方,16人死亡[2],全国損失約為14億美元。[22]

海地

7月6日,海地國家氣象中心預測降雨量會在75和125毫米之間,並指出有淹水和泥石流的風險[23],呼籲小型船隻留於港口。其外圍環流於當日開始影響海地,多條道路水浸,丹尼斯當時為二級颶風。由於其掠過海地南部海岸,南部地區受到廣泛的破壞[24][25]。海地的官員疏散海岸線附近居民,34間房屋被損毀或摧毀,當地醫院遭受重大損失[26]。約有一萬五千人人直接受到丹尼斯的影響。這場風暴破壞了929個家園,總共有56人死亡,36人受傷,另有24人失踪[27][28];全國的損失達5000萬美元[29][1]。而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為10,000人準備了應急物資[24]

隨著7月7日海地南部大部分地區出現山洪暴發,當地的民防部門投放了約48,800美元為緊急資金,而後來亦額外投放約十二萬美元,作後救援之用。在7月15日,國家政府要求國際援助處理丹尼斯的破壞及影響。日本是第一個提供援助的國家,其提供價值約1100萬日元(折合約9萬8千美元)的應急物資,如毛毯、發電器及收音機[30];同日美洲開發銀行宣布了一項為500萬美元的計劃以設立海地洪水預警系統[31]

牙買加

該風暴導致牙買加樹木倒塌,海岸附近遭嚴重破壞,一人死亡[2][32][33]。這場颶風亦給牙買加的大部分地區帶來了大量的降雨,自從四月份以來,已經經歷了高於平均水平的降雨,許多地方錄得超過300毫米的雨水[32]馬維斯的雨量更高達24.54英吋(623毫米)。這場風暴和颶風艾蜜莉一共毀壞了626公頃(1,550英畝)的農作物,殺害了4330頭牲畜,尤其是雞,損失為405萬美元[34];而山區的居民因山泥傾瀉而房屋擱淺[35]

佛羅里達州

佛羅里達州狹長地帶納瓦拉海灘的一個海濱房屋被丹尼斯摧毀

佛羅里達州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禁止遊客前往海岸附近的地區[36],疏散約100萬人,14萬住戶和企業停電,當地有約5.5米高的大浪,降雨量達到380毫米,海邊公路路段被洪水沖毀[37],共導致14人死亡,其中包括2人直接和12人間接死亡[2]。在佛羅里達南部,損害主要局限於陣風;而在佛羅里達群島,丹尼斯以二級颶風之強度在其西部掠過,損失共計10萬美元(2005美元),主要損毀的是景觀和電力設備[38]。但在佛羅里達州中部地區的損毀大多是輕微的,主要局限於外圍雨帶和龍捲風。7月8日,官方證實形成了五個龍捲風,其中三個龍捲風造成破壞[39],同日在皮內拉斯錄得了每小時97公里的陣風[39]

佛羅里達州西北狹長地帶

丹尼斯以三級颶風之強度於佛羅里達州西北狹長地帶登陸,造成中等程度的傷害,但不如以前預測的那麼嚴重,有236,000多人沒有電力供應[40],同時導致多人死亡,其中有一名三歲兒童因疏散時遭汽車壓倒間接死亡[41],亦有兩人在艾斯康比亞縣一氧化碳中毒死亡[42],另造成兩人間接死亡。最高陣風為每小時190公里,最大降雨達到180毫米。大量船隻被海浪扯走,在海上漂浮,或者被沖上岸擱淺[43]。在麥克戴維德,一間娛樂中心的屋頂被吹走[44],亦有幾處歷史遺跡遭到損毀或破壞[45];在度假島上,幾棟房屋和公寓樓受到嚴重破壞。[46]

墨西哥灣

開採天然氣及鑽油台約有20%暫停,液態天然氣亦有10%暫停,油價上漲。[47][48]

阿拉巴馬州

丹尼斯造成的陣風破壞房屋

丹尼斯靠近阿拉巴馬州時為一級颶風,在阿拉巴馬州造成中等的傷害,主要與陣風相關,總共有28萬人受停電影響,三人受傷。阿拉巴馬州的降雨大約為50-100毫米[49],但某些地區達到320毫米[50],導致許多河流泛滥[51]。而風暴潮在3英尺(0.91米)- 6.5英尺(2.0米)的範圍內,而在丹尼斯登陸期間,隨著風向轉變,莫比爾灣的漲幅最大。棉花田地也受到嚴重破壞[52]卡姆登附近最高降雨量達到325毫米,最大陣風超過110公里/小時。而一個未經證實的龍捲風令某所房屋的屋頂受損,迫使工作人員緊急撤離一名男子。

密西西比州

由於丹尼斯移動至密西西比州時,已減弱成一熱帶風暴,損害並不像預期那樣嚴重。丹尼斯在密西西比州的影響大多是輕微的,當中導致一人間接死亡。受丹尼斯影響,風暴潮已經超過正常水平1英尺(0.61米)-4英尺(1.2米)[2],降雨量平均為1-5英寸(25-125毫米)[53][54],最低氣壓為994.2百帕斯卡。丹尼斯亦引致數百棵樹連根拔起,共有21戶家庭和企業受損[54]

雖然影響不大,但總統喬治·W·布希最初在密西西比州聯邦災區宣布了38個縣有資格獲得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的援助。後來於7月15日,再有三個縣獲得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援助資格,使得災區數量達到41個[55]

佐治亞州

佐治亞州的水浸情況

由於登陸時,丹尼斯已減弱為熱帶風暴,因此其對佐治亞州的影響為輕微至中等,於佐治亞州造成2人死亡及2400萬美元(2005年美元)的損失,亦導致佐治亞州出現一股龍捲風,約200棵樹倒塌;一個雨帶在該州的西南部停留,有4-8英寸(100-200毫米)的降雨,7月10日開始出現暴雨,持續到7月11日上午[56][57],佐治亞州國家路線279號也浸满了超過300毫米的雨水[58]。除了有數以百計的志願者外,紅十字會還為該州提供了80個庇護所[59]道格拉斯縣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降雨量達到250毫米。縣內十條路要作重大維修,另有七條路封閉了一段時間。而切諾基縣的一所公寓大樓受降雨嚴重破壞,居民被逼撤離。

參考文獻

  1. . International Disaster Database. Centre for Research on the Epidemiology of Disasters. 2015 [2015-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8).
  2. Jack L. Beven. (PDF).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Miami, Florida: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14-09-09 [2015-11-22].
  3. MT. . Miami, Florida: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6-28 [2015-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7).
  4. Patricia A. Wallace. . Miami, Florida: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6-28 [2015-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7).
  5. MT. . Miami, Florida: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7-02 [2015-11-08].
  6. Jamie Rhome. . Miami, Florida: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7-02 [2015-11-08].
  7. Lixion A. Avila. . Miami, Florida: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7-05 [2015-11-08].
  8. Stacy R. Stewart. . Miami, Florida: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7-06 [2015-11-08].
  9. Stacy R. Stewart. . Miami, Florida: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7-07 [2015-11-08].
  10. Richard J. Pasch. . Miami, Florida: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7-07 [2015-11-08].
  11. Lixion A. Avila. . Miami, Florida: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7-09 [2015-11-08].
  12. Stacy R. Stewart. . Miami, Florida: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5-07-09 [2015-11-08].
  13. Jon Erdman. . Atlanta, Georgia: The Weather Channel. 2013-07-10 [2015-11-08].
  14. James L. Franklin and Daniel P. Brown. (PDF).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2006-03-10 [2015-11-08].
  15. . 大紀元. 2005-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31).
  16. . www.noaanews.noaa.gov. [2017-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24).
  17. Dorst, Neal;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 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s Office of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Research: Slides 62 – 72. 2012-10-23 [2013-01-04].
  18. . BBC. 2005-07-11.
  19. Alex Morales,Jessica Brice. . Bloomberg. 2005-07-08 [2008-04-09].
  20. Allison Ali. . Caribbean Red Cross Societies. ReliefWeb. 2005-07-08 [2015-11-24].
  21. Instituto Nacional de Recursos Hidráulicos. . 2003 [2007-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3) (西班牙语).
  22. . USA Today. 2005-07-12.
  23. . Radio Kiskeya. ReliefWeb. 2005-07-06 [2015-11-21] (法语).
  24. . ReliefWeb.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2005-07-06 [2015-11-21].
  25. . Port-au-Prince, Haiti: ReliefWeb. AlterPresse. 2005-07-07 [2015-11-21] (法语).
  26. . ReliefWeb.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2005-07-08 [2015-11-21].
  27. (PDF). ReliefWeb.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2005-08-09 [2015-11-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28. . International Disaster Database. Centre for Research on the Epidemiology of Disasters. 2015 [2015-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8).
  29. (PDF). ReliefWeb.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 2005-08-09 [2015-11-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30. . Government of Japan. ReliefWeb. July 15, 2005 [November 21, 2015].
  31. . ReliefWeb. Radio Kiskeya. July 15, 2005 [November 21, 2015] (法语).
  32. (PDF). Planning Institute of Jamaica. 2005-08 [2015-11-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11-25).
  33. (PDF). Office of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2015-11-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11-25).
  34. . Government of Jamaica. Port Antonio, Jamaica: ReliefWeb. 2005-07-28 [2015-11-24].
  35. . Government of Jamaica. ReliefWeb. 2005-07-07 [2015-11-22].
  36. BBC 中文網. . BBC 中文網. 2005-07-08 (中文(简体)‎). 丹尼斯现正在古巴南岸,预料将在古巴时间周五(7月8日)中午登陆,20万居民从古巴东南部疏散至安全地方。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对BBC表示,丹尼斯威力极大,预料它也将吹向佛罗里达州,该地区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为飓风登陆作准备,禁止游客到沿岸地方。
  37. . 萬維讀者網. 2005-07-11 [2017-07-07] (中文(简体)‎). 横扫中美洲的飓风丹尼斯7月10日以每小时193公里的速度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和佛罗里达州西北海岸登陆。此前,佛罗里达州当局已经疏散了沿岸100多万人。佛罗里达州州长杰.布什表示,丹尼斯是非常危险的风暴。...当地海浪高达5米半,降雨量达38厘米。沿岸海面刮起白头浪,一艘船被闪电击中着火,居民做好防风措施,在窗门钉上木板,又在门外堆放沙包,以防水浸。美国佛罗里达州在星期五就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佛州当局警告游客和在群岛的居民远离海岸。美国国家飓风中心说,丹尼斯是1851年开始纪录以来大西洋飓风季早期飓风中最猛烈的一个。
  38.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 2005 [2008-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39. Storm Prediction Center. .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05 [2008-03-12].
  40. Larry Copeland. . USA Today. 2005-07-11 [2008-03-11].
  41. New York Times. . The New York Times. 2005-07-11 [2008-03-11].
  42.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 2005 [2008-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43. Herald Tribune. . 2005 [2008-03-12].
  44. John Pacenti; Christina DeNardo; Dara Kam; Robert P. King. . Palm Beach Post. 2005 [2008-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06).
  45. Dara Kam. . Palm Beach Post. 2005 [2008-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06).
  46. BBC News. . 2005-07-11 [2008-03-11].
  47. 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 . 台灣商會聯合資訊網. 2005-07-11 [2017-07-24] (中文(繁體)‎). 儘管上週國際油價下跌,不過週日侵襲美國墨西哥灣一帶的颶風丹尼斯,預料將導致本週油價急漲,甚至可能突破六十二美元。據彭博社最新的調查顯示,受颶風丹尼斯影響,墨西哥灣能源生產與運輸作業目前已有近二○%停產,直到週一才有可能部分恢復,此一情勢勢必會對油價造成推升作用。...根據彭博社的調查,在三十八位受訪的油市分析師中,有二十二位,相當於五八%,預測油價本週將繼續挺升。他們並且認為,由於墨西哥產油作業目前已有二○%停產,液態天然氣也有一○%停產,在這樣的情況下,油價不無可能會突破六十二美元關卡。
  48. . 萬維讀者網. 2005-07-11 [2017-07-07] (中文(简体)‎). 在位于古巴南端的关塔纳摩美国海军基地,一座看守塔在飓风中倒塌。美联社报导,墨西哥湾地区的能源公司疏散了在海上转油台的员工,使该地区的天然气和石油生产减少。也将使油价上涨。尽管上周国际油价下跌,不过周日侵袭美国墨西哥湾一带的飓风丹尼斯,预料将导致本周油价急涨,甚至可能突破六十二美元。据彭博社最新的调查显示,受飓风丹尼斯影响,墨西哥湾能源生产与运输作业目前已有近20%停产,直到周一才有可能部分恢复,此一情势势必会对油价造成推升作用。
  49.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 2005 [2008-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50. David Roth. .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2005 [2008-04-01].
  51. Birmingham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05 [2008-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15).
  52.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 2005 [2008-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18).
  53. David Roth. .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2005 [2008-04-06].
  54.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 2005 [2008-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16).
  55. FEMA. . 2005 [2008-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6).
  56.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 2005 [2008-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57. David Roth. .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2005 [2008-04-01].
  58. National Climatic Data Center. . 2005 [2008-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0).
  59. ERRIN HAINES. . WXIA-TV Atlanta. 2005 [2008-04-02].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颶風丹尼斯

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的熱帶氣旋
D
O
S
Ββ
Γγ
Δδ
5
K
历史
5
W
历史
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
TD TS C1 C2 C3 C4 C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