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書獎

香港書獎是由香港電台香港公共圖書館香港出版總會合辦,始於2007年的年度中文書籍獎項,前身為始於1986年的「十本好書」閱讀推廣計劃。由出版界、教育文化專業團體及公眾人士提名年度好書,經兩輪專業評審,選出年度優秀中文書籍予以表揚。獲獎書籍將透過電台電視節目、圖書館展覽、以及港台網上專頁詳盡推介。候選資格為該年度內,首次在香港及非本地中文出版之書籍(包括翻譯作品) 。本地中文出版定義為有香港ISBN之書目,而非本地中文出版書籍則包括內地及台灣出版,香港有代理商或香港書局能購買得到的書籍。[1]2012年的第五屆起,加設公眾網上投票部分。[2]

华文文学奖
香港文学奖
红楼梦奖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
中文文學創作獎
青年文學獎
香港書獎
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
台湾文学奖
国家文艺奖
吳三連獎
台灣文學獎
南瀛文学奖
吴浊流文学奖
聯合報文學大獎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時報文學獎
台積電文學賞
林荣三文学奖
台灣文學家牛津獎
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
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
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
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
中国大陆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
老舍文学奖
人民文学奖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
朱自清散文奖
郁達夫小說獎
汪曾祺华语小说奖
林斤澜短篇小说奖
冯牧文学奖
施耐庵文学奖
徐迟报告文学奖
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馬來西亞华语文学奖
花蹤文學獎
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
新加坡华语文学奖
新华文学奖
南洋华文文学奖
新加坡文學獎
美国华语文学奖
纽曼华语文学奖

歷年獲選作品

2007年

  • 潘毅中國女工︰新興打工階級的呼喚》(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
  • 李克威中國虎》(中原社)
  • 艾爾.高爾不願面對的真相》(商周出版城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周蜜蜜《名人、作家寫香港叢書(一)芬芳港》、《名人、作家寫香港叢書(二)飛翔的海盜魂》(和平圖書有限公司)
  • 勞思光著、劉國英編《危機世界與新希望世紀——再論當代哲學與文化》(中文大學出版社)
  • 郊野公園之友會放眼大自然2007》(天地圖書有限公司、郊野公園之友會)
  • 葛亮相忘江湖的魚》(匯智出版有限公司)
  • 季羨林病榻雜記》(和平圖書有限公司)
  • 彭懿遇見圖畫書百年經典》(信誼基金出版)

2008年

  • 北島、李陀主編《七十年代》(牛津大學出版社)
  • 陳雲《中文解毒──從混帳文字到通順中文》(天窗出版、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
  • 練乙錚《中國──練乙錚文集Ⅰ》(天窗出版、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
  • 陳天機《天羅地網───科學與人文的探索》(牛津大學出版社)
  • 楊天石《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李智良《房間》(廿九几 、 kubrick)
  • 陳之藩《思與花開》(牛津大學出版社)
  • 露西·霍金史蒂芬·霍金《勇闖宇宙首部曲──卡斯摩的祕密》(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香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香港文學研究小組《書寫香港@文學故事》(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 洛楓《禁色的蝴蝶:張國榮的藝術形象》(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楊繼繩《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上篇、下篇)》(天地圖書)
  • 李照興《潮爆中國》CHIC CHINA CHIC(天窗出版)

2009年

  • 中國攝影師協會《見證改革開放三十年》(牛津大學出版社)
  • 龍應台大江大海1949》(天地圖書)
  • 張愛玲小團圓》(皇冠出版社(香港)有限公司)
  • 陳潤芝《六四二0》(四筆象出版社)
  • 賈樟柯《中國工人訪談錄: 一個關於集體記憶的故事》(商務印書館)
  • 張倩儀《西行找中國》(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 戴晴《在如來佛掌中:張東蓀和他的時代》(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David Lucas著、鍾怡雯編《我相信我能飛》(格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盧瑋鑾編《辛苦種成花錦繡 ---- 品味唐滌生《帝女花》》(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張翠容《拉丁美洲真相之路》(馬可孛羅文化)
  • 陳冠中《盛世:中國2013年》(牛津大學出版社)
  • 西西《縫熊志》(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7年(第十一屆)

  • 錢理群《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史三部曲》(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 陳國慧、朱琼愛(編輯)《十年城事:香港劇本選(2003-2012)(上、下冊)》(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有限公司)
  • 劉銳紹《我從六七暴動到今天(上、下冊)》(次文化)
  • 何藩(攝影)《念香港人的舊》(WE Press Company Limited)
  • Carmen Ng(圖)、鄧家宙(文)《香港地區報──18區文藝地圖》(中華書局(香港))
  • 葉兆輝《香港貧窮問題真相》(中華書局(香港))
  • 饒宗頤《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饒宗頤卷》(天地圖書)
  • 潘國靈《消失物誌》(中華書局(香港))
  • 董啟章《神》(聯經)
  • 張婉雯《微塵記》(匯智)
  • 伊蓮娜‧拉塞爾《新鄰居,你好?!》(字畝文化)

有意見認為,本屆的獲獎書籍,不論作品類型,多少都記錄了香港的社會現況,又或者呈現了香港不同的社會面貌。[3]

2018年(第十二屆)

  • 北島鄂復明《今天四十年》(牛津)
  • 丘世文《尤明實錄》(美藝畫報)
  • 王家琪甘玉貞何福仁陳燕遐趙曉彤樊善標編《西西研究資料》(中華書局)
  • 余英時《余英時回憶錄》(允晨文化)
  • 鄺智文蔡耀倫《東方堡壘:香港軍事史(1840-1970)》(中華書局)
  • 吳靄儀《拱心石下──從政十八年》(啟思)
  • 程翔《香港六七暴動始末——解讀吳荻舟》(牛津)
  • 莫逸風黃海榮《香港足球誌——職業足球五十年》(非凡)
  • 黃碧雲《盧麒之死》(天地圖書)
  • 郭斯恆《霓虹黯色――香港街道視覺文化記錄》(三聯)
  • 李熙瑜《尋蟲記3──各出奇謀》(商務)

2019年(第十三屆)

  • 尊子《生抽香港》(四筆象)
  • 陳文敏《正道·大學——寫在風雨之後》(明報)
  • 冼玉儀《穿梭太平洋:金山夢、華人出洋與香港的形成》(中華書局)
  • 董啟章《命子》(聯經)
  • 周保松《我們的黃金時代》(牛津)
  • 濱田桂子《和平是什麼》(木棉樹)
  • 劉銳紹《炸醒我的「六四」》(四筆象)
  • 盧瑋鑾《盧瑋鑾文編年選輯》(三聯)
  • 董橋《讀胡適》(牛津)

本年度新增設「香港新晉作家獎」,由馮睎乾憑《在加多利山尋找張愛玲》(三聯)奪得,而榮獲「評審推薦」之新晉作家則包括林喜兒、羅樂敏、黃振威、趙曉彤及梁柏堅(排名不分先後)。[4]

外部連結

参考

  1. . rthk.hk 香港電台網站. 2008-02-26 [2016-08-07].
  2. . 星島日報. 2012-04-25 [2016-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2).
  3. . 虛詞. 2019-04-23 [2020-11-17] (中文(香港)‎).
  4. . 微批. 2020-07-20 [2020-11-17] (中文(香港)‎).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