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信會聯會
香港浸信會聯會(英語:,簡稱:浸聯會)是由各間獨立浸信會聯合組成的一個組織,旨在事工上合作,並無管轄權力。
香港浸信會聯會 | |
---|---|
网址 | |
https://www.hkbaptist.org.hk/ |
浸聯會屬於美南浸信會信仰體制,成立於1938年3月27日,成立典禮在香港浸信教會舉行。[1]至2015年5月,浸聯會成員的植堂教會有120間(成員教會104間),基址33間,福音聚會點10個,會友人數超過八萬人。
歷史
香港浸信會聯會籌創之初,適值日本侵華,中國大陸飽受戰火浩劫,加上中共建政,不少會友避禍香港。其時堅道香港浸信教會、長洲浸信會、香港仔浸信會,以及油麻地佈道所、九龍城佈道所、紅磡佈道所,為著聯絡信眾,廣傳福音及支援國內的會友,倡議組織浸信會聯會,於1938年3月27日,在堅道香港浸信教會舉行成立典禮。
戰後復員,又逢國共內戰,政局動盪,大批難民南來香港,由於人口驟增,香港政府在居住、醫療、教育和福利各種設施無力全面應付。香港浸信會聯會有見當時實際困境,隨即洽商美南浸信會捐款。1950年在老虎岩(即樂富)和何文田興建博愛村和何文田村,以供難民居住。為配合傳福音工作的發展,翌年在博愛村開設神學院,[2]又在1952年成立醫務部。[3]
傳道事工
浸信會以傳道工作為教會聖工的主體,而傳道工作的發展,則以個別教會為基礎。
- 本地教會的建立
- 浸聯會於成立初期,只有3間教會三間佈道所,會友人數1178人;時至2015年5月,浸聯會成員的植堂教會有120間(成員教會104間),基址33間,福音聚會點10個,會友人數超過八萬人。
- 香港浸信會差會
- 在40年代後期和50年代初期,國內華人不斷遷移台灣、東南亞和美洲各地,浸聯會亦曾成立差會,先後差派宣教壬前往台灣、馬來西亞、北美洲等地宣教,以致華人浸信會在世界各地得以建立。
- 全港佈道大會的舉行
- 1956年11月11至25日一連兩週在港九舉行分區佈道會及球場佈道大會。1960、63、67、68年均有分區和球場佈道大會的舉行。至1970年分別於九龍界限街市政局球場及香港大球場,舉行佈道大會。
- 國內教會的交流
- 自中國於1979年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後,信仰宗教自由得到落實,本港浸信會與國內教會加深交流聯繫,並曾多次組團回到國內進行教會訪問。
浸聯會會員堂
|
|
|
- 堅道香港浸信教會
- 九龍城浸信會
- 石澳浸信會福音堂
教育事工
1889年廣州浸信會開明人士廖德山、馮景謙、李濟良、李賢士等幾位廣州的基督徒創辦培正學校,在1933年,在九龍開設分校,1938年更有培道女子中學遷校香港。
1950年代以後,為配合社會需要,各浸信教會和浸聯會分別興辦幼稚園、小學和中學,至1998年香港浸信會辦有8間中學、7間小學及31間幼稚園。於1951年9月開辦浸信會神學院,更於1956年創辦今日的香港浸會大學(浸聯會仍保留若干個校董席位)。
幼稚園
- 香港浸信會聯會利安幼兒園
- 香港浸信會聯會香港西北扶輪社幼稚園
- 香港浸信會聯會寶田幼稚園
- 香港浸信會聯會耀興幼稚園
-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培殷幼兒學校
直屬機構
- 香港浸信會聯會差傳中心
-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
-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信徒神學教育部
- 香港浸信會醫院
- 香港浸信會醫院院牧部
- 香港浸信會醫院區樹洪健康中心
- 香港浸會園
-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
- 彩坪浸信會鳳德自修室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 劉粤聲. 第二版. 香港: 香港浸信教會. 1996. ISBN 962-457-121-X. OCLC 45657089.
- . www.hkbts.edu.hk. [2018-11-01].
- . www.hkbaptist.org.hk. [2018-11-01] (中文(繁體)).
- . www.hkbaptist.org.hk. [2020-05-01] (中文(繁體)).
- . www.hkbaptist.org.hk. [2018-11-01] (中文(繁體)).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