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
驯鹿 化石时期:0.62–0 Ma[1] 更新世至现代 | |
---|---|
保护状况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哺乳纲 Mammalia |
目: | 偶蹄目 Artiodactyla |
科: | 鹿科 Cervidae |
属: | 驯鹿属 Rangifer |
种: | 驯鹿 R. tarandus |
二名法 | |
Rangifer tarandus Linnaeus, 1758年 | |
特征
不同的驯鹿亚种之间的形态有很大差距。总的来说,生活在南部地区的驯鹿要比北部的同类体形更大。驯鹿的肩宽可以达到120厘米,身长在1.5米到2.3米之间。雄性和雌性之间也有体形差异,某些亚种的雄性体形可以达到雌性的两倍,但雄性和雌性驯鹿头上都长角,这也是驯鹿区别于其它鹿种的显著特点之一[3];长角分枝繁复,有时超过30叉,宽大的鹿蹄可避免陷入雪地中,悬蹄发达,行走時腳關節會發出特殊聲響,可在暴風雪或永夜時,為後方的馴鹿提示位置,極短的尾巴可避免熱量流失。
驯鹿的身体上覆盖着轻盈但极为抗寒冷的毛皮。不同亚种、性别的毛色在不同的季节有显著不同,从雄性北美林地驯鹿在夏季时的深棕褐色,到格陵兰岛上的白色。主要毛色有褐色、灰白色、花白色和白色。花色中白色一般出现在腹部、颈部和蹄子以上部位[3]。
习性
繁殖形态为胎生,每次产出幼仔需时4-6个月。 刚出生的驯鹿生长速度很快。母鹿一般在冬季怀胎,在春季迁移的途中生育。幼仔生下两三天后,就可以跟着母鹿赶路,一个星期之后,它们的速度就能像父母一样快,每小时可以迁移48公里。
亚种
下分 9 个亚种。
- 北欧驯鹿 Rangifer tarandus tarandus (Linnaeus, 1758)
- 北美驯鹿 Rangifer tarandus caribou (Gmelin, 1788)
- 芬兰驯鹿 Rangifer tarandus fennicus Lonnberg, 1909
- 葛氏驯鹿 Rangifer tarandus granti J.A. Allen, 1902
- 瘠地驯鹿 Rangifer tarandus groenlandicus (Linnaeus, 1767)
- 皮尔里驯鹿 Rangifer tarandus pearyi J.A. Allen, 1902
- 史瓦巴德驯鹿 Rangifer tarandus platyrhynchus (Vrolik, 1829)
- 欧亚苔原驯鹿 Rangifer tarandus sibiricus
另有2個已滅絕亞種。
- †道森馴鹿 Rangifer tarandus dawsoni (Seton, 1900) 《1908年滅絕》
- †東格陵蘭馴鹿 Rangifer tarandus eogroenlandicus (Degerbøl, 1957) 《1900年滅絕》
保护
驯鹿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註釋
- Kurtén, Björn.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68: 170–177 [6 August 2013]. ISBN 978-1-4128-4514-4. (原始内容存档于1 January 2014).
- Gunn, A. .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IUCN). 2016, 2016: e.T29742A22167140 [2016-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9).
- . Animal diversity web. [2009-11-14].
- . 人人网. [2014-12-2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