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王凌

高王凌1950年8月27日-2018年8月24日),宛平人,历史学者。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十八世纪历史和中国农村变革。

生平

1950年出生。初中就读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属初631班[1]

六十年代末,高王凌在山西太谷下乡插队[2]。1973年,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后期,高王凌作为工农兵大学生进入山西大学历史系就读[3]。1976年,高王凌从山西大学毕业。1978年,高王凌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1981年,高王凌硕士研究生毕业,与孔祥吉一同留所[3]。后长期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2009年,升任教授,至2010年退休[4]。1986年至1987年,高王凌作为路思学者前往哥伦比亚大学访问,访问期间开始筹备建立中国留美历史学会[5]。1987年9月,中国留美历史学会成立。2010年,高王凌前往清华大学担任特聘教授至2017年。

2018年8月24日上午11时30分,高王凌在北京逝世[2][6]

成就

高王凌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对中国18世纪历史,尤其是乾隆朝历史有所研究,撰写了乾隆三部曲[7]。在黄仁宇提出五百年一个大历史的基础上,高王凌建立了三百年是一个历史的近代史观,将中国的现代化追溯至18世纪,并重点考察了人口增加、政府职能扩张、开拓边疆的三大中国与世界的共时现象[5]

除清史研究外,高王凌还关注地主农民关系和反行为研究,与中国18世纪历史研究构成其学院派著作的三大块[7]。20世纪70年代高王凌曾在山西太谷插队,80年代参与了杜润生主持的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这些经历对其之后研究起到了不少作用[5]。针对地主农民关系,高王凌指出当代学者对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存在相当严重的高估,在地主和佃农之间存在复杂博弈关系而非是简单的剥削[8]。高王凌还提出了“反行为”的概念,意指压力下的“弱势”一方以表面“顺从”的姿态获得“反制”的位势以求弥补损失维护自己利益的个人或群体行为,高王凌指出“反行为”的概念与“弱者的武器”概念不同且不发源于此,“反行为”是农民的“非抗争”而不是“反抗”,农民的“反行为”的目的是追求短时间内的一种无分胜负的状态[7]

在人口问题上,高王凌反对人口负担的说法,提出中国经济基本的发展得益于人口的增长,“人口之多,何罪之有”,认为人口问题应该由社会控制,而政府不能控制,实际上计划生育进行到后面早就失效了[8]

著作

高王凌发表有许多专著、论文,还在网络博客上撰写了大量博文。其部分书稿由于涉及土地改革和大饥荒等问题未能在中国大陆出版[4]。下面列出部分著作。

专著

  • 《十八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政府作用和角色问题的历史考察》(2002年,海洋出版社)
  • 《租佃关系新论——地主、农民和地租》(2005年,上海书店)
  • 《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2006年,中共党史出版社)
  • 《乾隆十三年》(2012年,经济科学出版社,乾隆三部曲之一)
  • 《马上朝廷》(2013年,经济科学出版社,乾隆三部曲之二)
  • 《乾隆晚景》(2013年,经济科学出版社,乾隆三部曲之三)
  • 《中國農民反行為研究(1950–1980)》(2013年,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6).
  2.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 [2018-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7).
  3. 谢志浩. . 爱思想.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6).
  4. 文浩. . [2020-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8).
  5. 和卫国. . [2018-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8).
  6. 谢志浩. . 爱思想. [2018-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7).
  7. 高王凌. . 华夏时报. [2018-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9).
  8. 高王凌. . [2018-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