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战争

高级战争(日语:,英语:,,又译作“高精战争”),是一款由Intelligent Systems公司开发、任天堂公司发行的一款基于任天堂掌上游戏机平台的系列战略游戏。《高级战争》最初的Game Boy Advance平台版本于2001年9月10日在北美地区首次发行,但由于发行第二天发生了九一一袭击事件,任天堂决定在欧洲日本推迟至2002年再发行这款游戏[1]。除此之外,《高级战争》还有另外三部续集游戏,分别为《高级战争2:黑洞的升起》(GBA)、《高级战争:双重打击》(NDS)和《高级战争:毁灭之日》(NDS)。

高级战争
    《高级战争》北美版封面
    类型回合制策略游戏
    平台Game Boy Advance
    开发商Intelligent Systems
    发行商任天堂
    总监成廣通[*]
    设计师西村健太朗
    模式单人多人
    发行日
    • 北美:2001年9月10日
    • 澳洲:2001年
    • 欧洲:2002年1月11日
    • 日本:2004年11月25日

    游戏特点

    高级战争系列皆为战争模拟类游戏,与同平台游戏大战略均采用回合制战斗模式,但《高级战争》衍生出了指挥官系统,增加了海陆空军不同的武器,并丰富了战术系统,使之成为了任天堂公司的招牌战争游戏,在任天堂旗下的多款主机上均有登场。[2]

    游戏发展

    Intelligent Systems公司本为一些离开任天堂公司的程序员组建而成,组成后立即被任天堂买下,成为任天堂的一个子公司。Intelligent Systems游戏团队于1998年开始进行《任天堂战争》的开发,这也被认为是《高级战争》的始祖。2001年3月21日,任天堂公司正式发售了新一代32位掌上游戏机Game Boy Advance,这款性能在当时属上乘的掌机为Intelligent Systems公司提供了契机,Intelligent Systems团队研发了两款基于Game Boy Advance平台的高级战争游戏,这两款高级战争游戏也受到了好评。2005年6月23日,Intelligent Systems又开发出了NDS平台的《高级战争:双重打击》,这款游戏充分利用了NDS上下两个屏幕,将空中和陆地分离开,强化了游戏的战略性。2008年,Intelligent Systems又发布了高级战争系列的第四款游戏《高级战争:毁灭之日》,毁灭之日在双重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同的兵种和游戏系统[2]

    评价

    评价
    汇总得分
    汇总媒体得分
    GameRankings93%(41份评论)[3]
    Metacritic92/100(28份评论)[4]
    评论得分
    媒体得分
    AllGame[5]
    电脑与电子游戏9/10[6]
    Eurogamer10/10[1]
    GameSpot9.1/10[7]
    IGN9.9/10[8]
    任天堂世界报道10/10[9]

    《高级战争》发售后,收到了全球范围的游戏业者评论,X-COM公司的制作人朱利安·格乐普认为《高级战争》为今后相似的战争战略游戏提供了一个蓝图,并定会影响其后的各类战争游戏。[10]在任天堂最好的两百款游戏列表中,《高级战争》排名第二十六。[11]MetacriticGameRankings中,《高级战争》分别获得了92/100和93%的评分[3][4]

    电视节目The Electric Playground评论《高级战争》这款游戏时称:“这款游戏很有深度,画面刻画的很有日式的动漫风格,回合制的设定十分巧妙,让人欲罢不能。”[12]IGN则认为“《高级战争》的战斗场面十分激烈,十分吸引玩家,特别是一些细微之处的设计,更让人眼前一亮。”[8]。Gaming Age杂志则认为《高级战争》具备复杂的设定,也有着简单的游玩方式,这是让玩家上瘾的原因之一[13]

    GameSpot评论称《高级战争》系统设置很有内涵,但也很容易上手,是一款能让人反复游玩的掌上游戏[7]。Total Video Games认为《高级战争》的人工智能系统十分出色,虽然游戏基于掌机平台,但是敌对电脑表现的十分不错[5][14]

    参考资料

    1. Bramwell, Tom. . Eurogamer. 2002-01-20 [2011-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7).
    2. . iciba. [2011-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3).
    3. . GameRankings. 2001-09-10 [2011-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7).
    4. . Metacritic. 2001-09-10 [2011-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2).
    5. Frankle, Gavin. . Allgame. 2001-09-11 [2011-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4).
    6. . Computer and Video Games. 2001-10-28 [2011-06-30].
    7. Provo, Frank. . GameSpot. 2002-01-11 [2011-06-30].
    8. Harris, Craig. . IGN. 2001-09-10 [2011-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7).
    9. Arushan, Zosha. . Nintendo World Report. 2001-09-19 [2011-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30).
    10. Gollop, Julian. . GameSpy. 2005-05-27 [2008-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25).
    11. . Nintendo Power 200. February 2006: 58–66.
    12. Hudak, Chris. . Electric Playground. 2001-09-10 [2011-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14).
    13. Dwyer, Travis. . Gaming Age. 2001-09-28 [2011-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12-25).
    14. Julier, Jason. . Total Video Games. 2001-09-11 [2011-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5).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