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驍龍

驍龍英語:[1][2]处理器是美國高通公司(Qualcomm)為行動裝置(智慧型手機平板电脑以及SmartBook)所推出的處理器系列平台名稱。

驍龍
Snapdragon
成立2007年11月2007-11
產品Scorpion處理器(前身)
驍龍200、400、600、700、800等系列
X系列(獨立
所有權者高通
网站www.qualcomm.com/products/snapdragon
Qualcomm QSD8250

簡介

Qualcomm MSM8225 - Snapdragon S4

Snapdragon的中央處理器 (CPU) 採用ARM RISC架構,單一SoC晶片上可以包含中央處理器CPU圖形處理器GPU無線通訊模組,以及其他軟硬體支援GPS、相機動靜態攝影和手勢操作等等行動裝置需要的功能。採用Snapdragon處理器的產品廣泛,橫跨AndroidWindowsFireFoxBlackberry等系統,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慧手錶,甚至智慧電視上都能看見Snapdragon處理器。

第一款Snapdragon產品為2007年11月發表的QSD8250[3],採用基於自有架構Scorpion,同時也是第一款時脈達到1GHz的行動裝置處理器。2011年高通發表了第二代自有處理器架構Krait[4],並公佈旗下處理器新的命名分類規則,將處理器等級由低至高分為S1、S2、S3、S4,其中S4再被細分為Play、Plus、Pro、Prime四個等級,並在S4將製程推至28nm(除了Play)。2013年高通發表新一代處理器Snapdragon 600、800[5],採用Krait 400架構,同時公佈新的命名規則,將處理器分類為Snapdragon 200、400、600、700、800,通常縮寫為S200、S400、S600、S800。2014年4月高通公佈了旗下第一款64位元架構處理器Snapdragon 810、808,不同於以往Snapdragon處理器,S810以及S808採用ARM標準架構,S810採用4+4核心的A57+A53架構,S808則採用2+4核心的A57+A53架構。2015年9月高通回歸自主架構,發表新的Kryo架構設計以及新一代旗艦處理器平台S820。

Scorpion架構由高通基於ARMv7指令集自行修改設計;第二代自有處理器架構Krait,同樣基於ARMv7指令集修改,具備與Cortex-A15類似的特色。Scorpion、Krait架構具有aSMP(Asynchronous Symmetrical Multi-Processing)功率動態調整技術,能個別控管核心時脈,使得多核心情況下不需要遷就最高負載工作提升整體時脈,甚至能單獨關閉核心,以達到效能與耗能平衡。Kryo為高通基於ARMv8指令集修改的全新架構,延續Krait設計理念,並針對異質運算作最佳化[6]

Snapdragon平台統一搭配高通自有GPU Adreno(源自ATi,現AMD,行動裝置部門)。自Adreno 225起,Adreno GPU加入DirectX 9/Shader Model 3.0,以支援使用Windows 8平台。

Snapdragon平台一俱備整合通訊技術SoC的特點,大幅的降低了OEM廠商設計產品的複雜度和成本,MSM型號產品均具備2G3G通訊模組,自S4平台之後,旗下產品大多皆整合Wi-FiGPS/GLONASSBluetooth連線能力。

歷史

  • 2008年第四季,Snapdragon系列第一款處理器平台QSD8250問世。
  • 2010年6月1日,Qualcomm發表MSM8x60系列Snapdragon平台。[7]
  • 2010年11月17日,Qualcomm公佈下一代Snapdragon SoC產品開發時程計劃,包含MSM8960,強調改善CPU和GPU效能並降低功耗。[8]
  • 2011年8月3日,Qualcomm為了使大眾容易辨識,簡化Snapdragon平台系列名稱(S1、S2、S3和S4),數字越大,等級越高。[10]
  • 2013年1月7日,Qualcomm公佈了Snapdragon的新分級和新名稱:Snapdragon 200、400、600和800。[11]大致可對應原S4 Play(200)、Plus(400)、Pro(600)以及Prime(800)。[12][13]

產品型號

  • 骁龙 S1系列
  • 骁龙 S2系列
  • 骁龙 S3系列
  • 骁龙 S4系列
  • 骁龙 200系列
  • 骁龙 400系列
  • 骁龙 600系列
  • 骁龙 700系列
  • 骁龙 800系列

注釋

  1. . [2013-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7).
  2. . Cool3C.com. 2012-02-23 [2013-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3. . Qualcomm. 2007-11-14 [2015-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4).
  4. . Qualcomm. 2011-11-16 [2015-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4).
  5. . Qualcomm. 2013-01-08 [2015-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4).
  6. . Cool3C.com. 2015-09-02 [2015-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4).
  7. . Qualcomm. 1 June 2010 [29 Jan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1).
  8. Anand Lal Shimpi. . AnandTech. 17 November 2010 [29 Jan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3).
  9. . BBC. 6 January 2011 [29 Jan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10. Anand Lal Shimpi. . AnandTech. 3 August 2011 [28 Jan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6).
  11. . Qualcomm. 2013-01-07 [2014-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6).
  12. (PDF). [2013-05-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5-18).
  13. . Qualcomm. 2013-01-07 [2014-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1).

延伸閱讀

  • Boxall, Andy. . Digital Trends. 24 January 2015 [2016-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英语).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