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錫福

高锡福1902年-1975年),字仲膺,安徽合肥人。

生平

祖籍安徽合肥三河鎮。父親高衡卿是布商的傭工,生子高錫嘏、高锡福和女高一華。
1902年生於安徽巢縣。1922年,高锡福以安徽省第九名成績考取國立武昌高師生物系,受郭述申影響萌生左派思想,並於1927年會見董必武。畢業後歷任國立武漢大學附中教師,安徽省民眾教育館館長、高等商業學校兼農業學校校長、潁州師範學校校長、教育廳督學等職,一度因同情共產黨而被鄒韜奮主辦的《生活》周刊稱為「民族異彩」。1938年,安徽七所中學同遷至湘西,高錫福奉命以之组建國立第八中學,任高二部、師範部主任與校務委員。其後歷任所里師範學校校長、教育部督學[1]安徽大學秘書長。1949年,因自認未涉足政壇而未赴台灣,並拒任安徽大學校長,決心前往蕪湖第三中學任教。高錫福的族叔、兄長,在鎮反肅反三反五反運動中相繼遇害。1958年,高錫福亦被認定反革命,押往大荊山改造。1975年於貧病中去世[2][3][4]

家庭

妻秦詠梧,是安慶名中醫的女兒,就讀於安慶女子中學。夫妻有三子二女,法学家高尔森,第三子為作家高尔品(辛灝年)。

參考來源

  1. .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2019-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5).
  2. . 黃花崗雜誌. [2019-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3. . 黃花崗雜誌. [2019-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4.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9-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