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預備火力發電所

高雄預備火力發電所又稱為高雄第一火力發電所高雄出張所打狗火力發電所[2],為一座位於臺灣高雄市鼓山區火力發電廠,該發電廠目前已經停機並拆除,原址現為台灣電力公司高雄區營業處的辦公中心[3]

高雄預備火力發電所
(高雄第一火力發電所)
國家/地区 中華民國臺灣
坐標22°37′56″N 120°16′53″E
現況已廢止
始建日期1913年4月16日
啟用日期1914年2月
退役日期1945年5月30日
建造費用日圓13.5萬元
持有單位台灣電力株式會社
台灣電力株式會社
建造者臺灣總督府作業所[1]
500KW
發電概況
1部燃煤發電機組
500KW
網站
臺灣電力公司 高雄區營業處
(本框数据截至2016-04-06)

沿革

日治時期

高雄預備火力發電所最初於日治時期,因在1911年及1912年夏季時臺灣接連遭受多個颱風侵襲,導致山區的水力發電廠受損嚴重,連帶的影響供電品質與區域[4]。因此臺灣總督府即決定在各處興建火力發電機組,其中在臺南廳打狗支廳部分,由高雄整地株式會社向臺灣總督府捐贈一部裝置容量500KW的火力發電機組,並將該機組裝設的地點山下町[5],興建成一座發電廠以及總督府作業所位於高雄的出張所[4],當時稱作打狗火力發電所[2]

發電廠興建工程在1913年4月16日獲得核准後開始動工興建[6]。最終於1914年2月完工開始供電,總興建費用為日圓13.5萬元[6]。由於該發電所最初便以預備為興建方針,因此平時該發電所並不會發電[2]

1934年,台灣電力株式會社所籌辦的大型水力發電工程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完工後,同年10月,高雄預備火力發電所遭到裁撤[4]

1945年,太平洋戰爭末期,大日本帝國戰況漸處於下風,臺灣開始遭受到盟軍轟炸機攻擊,高雄預備火力發電所在同年5月30日被盟軍炸毀[7][3]

戰後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並成立臺灣電力監理委員會進行臺灣各地在日治時期所遺留之發電設備的修復與接收作業[8]。後再成立台灣電力公司進行臺灣地區的發電與供變電業務[8]。然而,高雄預備火力發電所由台灣電力公司接手後,並沒有與鄰近的高雄第二火力發電所一樣進行修復工程後重新發電,而是將其改建為台灣電力公司高雄營業區的辦公中心。

設備

發電機組

名稱發電機組類型機組數量發電燃料裝置容量(kW商轉年代狀態
1號機燃煤發電機1煤炭500KW1914年2月已拆除

參見

資料來源

  1. . 中央研究院. [2016-04-04] (中文(台灣)‎).
  2. . 北投埔林炳炎. 2011-07-21 [2016-04-06] (中文(台灣)‎).
  3. . 2014-07-26 [2016-04-06] (中文(台灣)‎).
  4. 鄭金龍. . 2014-07-30 [2016-04-06] (中文(台灣)‎).
  5. 張守真. . 哈瑪星社區網站. [2016-04-06] (中文(台灣)‎).
  6. 林炳炎. . 臺北市: 自刊. 1997年: 75. ISBN 957-97197-7-2.
  7. . 高雄市歷史博物館. [2016-04-06] (中文(台灣)‎).
  8. 陳珈宏. .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2016-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5) (中文(台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